信号灯协调控制毕业答辩

信号灯协调控制毕业答辩

ID:37497627

大小:1.48 MB

页数:27页

时间:2019-05-11

信号灯协调控制毕业答辩_第1页
信号灯协调控制毕业答辩_第2页
信号灯协调控制毕业答辩_第3页
信号灯协调控制毕业答辩_第4页
信号灯协调控制毕业答辩_第5页
资源描述:

《信号灯协调控制毕业答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民路(建军路-黄海路)段交叉口联动控制方案研究答辩人:专业:交通工程研究的目的和意义20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之一。进入21世纪,城市中机动车辆的数量也在迅速增加,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拥有了私人汽车;私人汽车数量的增加,给人们带来交通便利的同时,随之而来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比如:交通拥挤,环境恶化,交通事故频发等,与此同时许多城市出现了交通超负荷运行的情况,城市交通拥挤以及由此带来的交通安全和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的很大的麻烦,给国家和人民

2、的财产造成很大的损失。解决交通问题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干线协调优化控制的主要目的包括:缓解干线交通拥挤,提高干线交通通行能力;减少干线交通事故,增加干线交通安全。干线协调控制主要有绿波带宽最大化模型和干线延误最小模型,其中又以干线延误最小模型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人民路段交叉口示意图人民路-黄海路人民路-后关路人民路-毓龙路人民路-建军路迎宾路小学盐城市亭湖区区域管理局盐城市中医院盐城工学院市第二中学悦达都市花园鑫花园论文思路交通量的调查与处理单个交叉口的信号配时多个交叉口的联动控制协调控制前后对比,确定采取何种方案数据的调查与

3、整理。数据的调查与整理单点信号灯控制设计计算流量比之和确定信号相位用Webster法计算各相位时长三个时段的流量比之和是否都大于0.9重新渠化>0.9优化方案1、满足行人最短过街时间2、满足非机动车左转弯最短绿灯时间<0.9对于按空间分离法放行的路口,可以按照常规四相位设置,行人可按直行相位配置,不单独设非机动车相位,即:信号相位的确定两相位:返回流量比计算流量比之和:第i个相位的最大流量比:—第i个实际到达流量(调查得到)—第i相位流向的饱和流量(调查得到)。返回Webster法信号最佳周期:周期总损失时间:周期有效绿灯时间:各

4、相位有效绿灯时间:各相位实际显示绿灯时间:返回各交叉口信号配时方案结果交叉口的延误计算A.各交叉口延误的计算可用下式计算:d1—均匀延误,即车辆均匀到达产生的延误(s/pcu);d2—随机附加延误,即车辆随即到达并引起超饱和周期所产生的附延误(s/pcu);x—所计算车道的饱和度;CAP—所计算车道的通行能力,pcu/h;T—分析时段的持续时长(h),取0.25h;e—单个交叉口信号控制类型校正系数,定时信号取e=0.5;感应信号e随饱和度与绿灯延长时间而变,绿灯延长时间为2~5s时建议的平均e值各交叉口延误计算结果交叉口晚高峰午

5、高峰上午平峰建军路424645毓龙路504743后关路242019黄海路504342服务水平评价服务水平每车信控延误(s)服务水平每车信控延误(s)A≤10D36~55B11~20E56~80C21~35F>80各交叉口协调控制所需数据:(1)交叉口间距:相邻交叉口停车线到停车线的距离。(2)交通量:交叉口上交通流向、流量、各向交通量的日变、时变图。(3)交通管理规则:如限速、限制转弯、是否限制停车等。(5)平均车速各交叉口协调控制步骤:(1)根据每一交叉口的平面布局及计算交通量,按单点定时控制的配时方法,确定每一交叉口所需的周期

6、时长。(2)以所需周期时长最大的交叉口为关键交叉口,以此周期时长为线控系统的备选系统周期时长。(3)以各交叉口所需周期时长并根据主次道路的流量比,计算各交叉口各相位的绿信比及显示绿灯时间。(4)上步算得关键交叉口上主干道相位的移示绿灯时间就是各交叉口上对干道方向所必须保持的最小绿灯长度。各交叉口重新配时结果相位差的确定联动控制后延误计算绿信比(g/C)0.20.30.40.50.60.7PF10.9860.8950.7670.5760.256PF值取值表各时段交叉口协调前后延误对比表通过对比发现,协调控制之后,各交叉口的延误时间减

7、少,晚高峰和午高峰分别减少7%和7%。上午平峰延误减少幅度较少。通行能力前后比较总结1、各交叉口通行能力基本上升。2、虽然从表面上看来,每个交叉口的延误并没有大幅减少,但我们却在保证交叉口总延误不增加的情况下使得设计方向即绿波方向的车辆能连续不间断的通过各交叉口,这样就可以大大改善主干道上南北向车流的行车状况。3、无间断的通过各交叉口,减少了主流方向车辆的停车次数,因此可以减少重复停车所带来的大油耗和高污染。同时由于保证了主流方向的不间断通过,主流方向就不会行成过长的排队,对后续及其他方向的交通干扰小。展望1、在研究路口相位的时候

8、,没有考虑非机动车辆对路口的影响,这和实际的情况有一定的差距,这是我们以后所要研究的内容。2、将所设计的控制方法还没有真正应用于实际的交通信号控制,能否真正解决实际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检验。总之,交通系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大系统,涉及到的问题是多种多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