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紫禁城背景环境及其保护

北京紫禁城背景环境及其保护

ID:37505950

大小:1.45 M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5-24

北京紫禁城背景环境及其保护_第1页
北京紫禁城背景环境及其保护_第2页
北京紫禁城背景环境及其保护_第3页
北京紫禁城背景环境及其保护_第4页
北京紫禁城背景环境及其保护_第5页
资源描述:

《北京紫禁城背景环境及其保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北京紫禁城背景环境及其保护晋宏逵内容提要 伴随文化遗产诞生与发展的历史过程,其周围的历史人文和自然景观环境构成文化遗产的背景环境,应该加以妥善的保护。紫禁城的背景环境经过长时期的积累,明清北京城的整体格局是它的骨架,传统城市设计与建筑和前人对北京地区自然环境的开发成果构成它的美学和景观特色,众多文物古迹是其中的重点元素。北京城市性质发生革命突变以后,在城市规划上的缺陷造成紫禁城背景环境的改变与破坏。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确定和故宫缓冲区的建立,将净化和恢复紫禁城背景环境。关键词文化遗产背景环境城市中文化遗产背景环境紫禁城背景环境实例

2、 定义 保护政策今年10月,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第15次大会将在中国西安召开,会议主题为“不同背景环境下的古迹遗址:变化的城市风貌和自然景观中的文化遗产”。会议还将围绕这个主题就古迹遗址“背景环境”的定义等四个专题进行研讨。古迹遗址的环境概念提出很早,在中国,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和规划学家陈占祥先生于1950年提出:“北京为故都及历史名城,许多旧日的建筑已为今日有纪念性的文物,不但它们的形体美丽,不允许伤毁,它们的位置部署上的秩序和整个文物环境,正是这名[1]城壮美特点之一,也必须在保护之列⋯⋯”在国际上,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的多份文件也都曾

3、提到文物古迹遗址的环境问题,如1964年的《威尼斯宪章》。但是在世界范围内,对古迹遗址背景环境的定义,所包含内容以及采取何种保护政策等却还没有得到公认的全面表述。考虑到本题目与故宫文化遗产保护之间有密切联系,[1]梁思成、陈占祥:《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区位置的建议》(1950年),见《梁思成全集》第五卷页6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34院刊2005年第5期总第121期03晋宏逵.indd342005.9.2410:22:00AM遂以北京紫禁城的背景环境及其保护作为实例,试对古迹遗址背景环境的定义及保护政策加以阐述。一 紫禁

4、城历史背景环境的形成北京明清紫禁城是明清北京城建设的核心内容,明清北京城的宫殿和坛庙建筑、中央机构和内官衙署、仓场、寺观、民居和市场的设置与布局展示了中国古代都市规划的实况,表现了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同时城市建设促进了北京地区自然资源的开发。种种自然与城市环境逐渐形成了北京城独特的美学特征。明清北京城的历史文化和自然特征也就构成紫禁城的历史背景环境。紫禁城历史背景环境的形成经过了8个世纪的长时间积累。北京地区作为都城进行建设,开始于公元12世纪中叶。金代天德三年(1151年)金帝完颜亮宣布从上京会宁府迁都燕京。此前燕京曾是被金消灭的

5、辽国的陪都南京。贞元元年(1153年)对燕京的扩建完成,金正式迁都并改燕京为中都。完颜亮仰慕中原文化,中都城建设模仿北宋首都的制度,以皇宫居中,宫城周长“九里三十步”(约4.5公里),外围皇城。最外是中都城墙,周长“五千三百二十八丈”(约17.6公里)。中都郊区建有行宫和苑囿。大定十九年(1179年)在城外东北郊的湖泊地区建大宁宫,后更名万[1]宁宫,规模宏大,风景优美,是一座重要的行宫。金贞祐三年(1215年),蒙古军攻陷中都,摧毁了中都宫殿。蒙古中统元年(1260年)忽必烈在上都即“大蒙古国”皇帝位。至元元年(1264年)修缮琼华岛

6、,即金代万宁宫的一部分。至元三年(1266年)开始在琼华岛附近修建新的宫殿;至元四年开始(1267年)营造大都。至元八年(1271年)忽必烈决定改国号为大元。至元九年命名新城为大都。元至元十一年(1274年)元世祖在新宫殿中接受百官朝贺。至元十三年(1276年)大都城建成;至元二十年(1283年)城内修建基本完成。大都建设以琼华岛的湖泊地带为中心,并以穿过外城中央城门的中轴线确定“内皇城”轴线。元大都也是三重城的结构,大都城方六十里,十一门。城墙总长28.6公里。内皇城周回九里三十步,东西宽四百八十步,南北长六百十五步;南开三门,东西北

7、各一门。内皇城西为太液池,再西,南有隆福宫,北有兴圣宫。围绕内皇城、太液池、隆福宫和兴圣宫筑有一周砖墙,称萧墙,或外周垣。原金代中都城与元代大都长期[1]参见于杰、于光度:《金中都》,北京出版社,1989年。公里折算按1里=500米,1丈=10尺=3.333米。北京紫禁城背景环境及其保护3503晋宏逵.indd352005.9.2410:22:02AM[1]共存,被称为南城。明代对元大都进行了改造和利用。洪武元年(1368年),大将军徐达攻入元大都,随即命指挥华云龙将元大都北墙向南推进5里。新建的北城墙高四丈,上阔五[2]丈,比其余三面

8、高一丈,阔三丈。洪武四年到十二年(1371-1379年),利用元旧[3]内殿建设燕王府。明成祖夺取政权后,马上改北平为北京,并开始开垦北京农田。永乐四年(1406年)明成祖在南京宣布明年五月营建北京。派遣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