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课程为引领追赶大师

以课程为引领追赶大师

ID:37509116

大小:3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4

以课程为引领追赶大师_第1页
以课程为引领追赶大师_第2页
以课程为引领追赶大师_第3页
以课程为引领追赶大师_第4页
资源描述:

《以课程为引领追赶大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以课程为引领追赶大师 作者:罗树庚         浙江省特级教师蒋军晶是我的好朋友。一次闲聊时,他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对我的提示:“我们这一代青年教师要追赶像于永正老师这样的大师,课程建设恐怕是个不错的选择。”他不经意间的一句话,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是啊,新中国成立以后,涌现出一大批扎根教学一线的教育家,他们在我们心中,就是教育界的大师。像霍懋征、斯霞、于漪、于永正老师等等。且不说他们的师德师风,就拿他们的教育教学艺术来说,都是我们这些晚辈难以企及的。他们在课堂上展现出来的技艺臻于完美,恐怕我们学一辈子都难以超越。作为新生代、后来人,我们如何追赶

2、这些我们景仰的大师呢?时代赋予我们一个特殊的舞台。实施第八次课程改革以后,所有教师都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权利——既是课程的实施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建设者。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     自2001年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全国各地涌现出了一批课程开发与建设的优秀教师:韩兴娥推出了“海量阅读”课程;薛瑞萍用“日有所诵”改变了一届又一届学生的命运;蒋军晶的“群文阅读”研究,吸引着大量追随者;丁慈矿建构的“对课”一版再版,独领风骚……这些青年才俊用课程开发与建设唱响了新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凯歌。用这种有别于上一代名家大

3、师的专业发展方式,为自己开创了一片艳阳天。     用课程改变学校。由红遍大江南北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我联想到学校。我觉得学校就像一个酒店、菜馆、厨房,教师就好比大厨,而课程就是你这家店区别于其他店的招牌菜。你这家店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用什么吸引家长、招待学生?答案是课程。一所特色鲜明的学校,必然是培养目标和育人体系独具特色的学校,而与之相适应的,也必然是学校课程文化的丰满、适切和个性化。为改变“千校一面”同质化发展的局面,推动学校多元化发展、特色化发展,目前全国各地的许多学校都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和实践。每一所学校,由于历史的发展进程不一样,面

4、对的挑战不同,工作的重点可能就不一样,特别是不同的历史时期,肯定有不同的重点。但是,不管有多少不一样,有些东西是永恒不变的,课程设置问题就是学校的核心。对于校本课程开发,首先要寻找到学校课程的价值立足点,才能对校本课程进行开发与实施。最近,许多媒体都在报道北京十一学校,我觉得北京十一学校用课程改变学校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用课程引领教师。在许多老师的观念中有个错误的认识,认为课程开发与建设是专家的事,是课程顶层设计者的事。其实不然,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是课程建设的关键。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致力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搭建舞台。教师

5、要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课程,让学生受益,让自己在学校课程的开发中体现自身价值、体味教育幸福。最简单的做法,就是凭借课文研发课程。譬如,我们学习了以劳苦人民为写作对象的《锄禾》一诗,完全可以带出《悯农》二首、《伤田家》、《蚕妇》、《陶者》等一组古诗。让学生在诵读这一组以劳苦百姓为描写对象的古诗中,感受到诗人们对穷苦百姓的同情与怜悯,也能体悟到这一类古诗表达、语言上的特色。蒋军晶老师推出的创世神话群文阅读,就是以《盘古开天地》为切入点,找寻不同国家、民族的创世神话,整合而来的。其次,结合本学科研发新课程也是一条重要途径。2001年开始推行的新

6、课程改革,已赋予了教师课程自主权,教师有了课程设置的“自留地”,给我们一线实施的老师提供了一个开放的空间。在打好学习基础的前提下,教师可以研发个性化课程,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技能特长。在课程开发与建设过程中,我们会不知不觉养成系统思考的习惯;在课程开发与建设过程中,我们的专业素养会不知不觉得到提升;在课程开发与建设过程中,我们对教育教学的理解会更加深刻。     用课程培育学生。丰子恺先生有两幅以教育为题的漫画——“捏泥人”。只要看过一次,我相信大家都不会忘记。学生是千姿百态、个性不一的鲜活个体,但我们总希望用一种方式去教育千百万个性不同的学生。

7、这恐怕是中国教育的一个重要病症之一。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教师赢在课堂技艺上,输在课程建设上。我们将给学生提供什么样的教育环境和教育内容,以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起到积极影响?如何给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答案还是课程。如果我们能基于学校、教师实际,研发出富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活动课程、特色课程,供学生自由选择,不同特色课程的开设和活动的开展,拓宽了教育的领域,也充实了教育的资源,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兴趣和潜质的学生发展需要,个性化的教育就不会成为空谈。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好教育?能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切的教育,就是好教育。兔子不会游泳,乌龟不擅长跑步,我们不能做让

8、兔子学游泳,乌龟学跑步这样的傻事。用课程培育学生,需要我们全体教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