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UENT算例 (6)

FLUENT算例 (6)

ID:37514013

大小:261.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24

FLUENT算例 (6)_第1页
FLUENT算例 (6)_第2页
FLUENT算例 (6)_第3页
FLUENT算例 (6)_第4页
FLUENT算例 (6)_第5页
资源描述:

《FLUENT算例 (6)》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管壳式换热器传热数值模拟摘要:为了研究管壳式换热器壳程流体湍流流动与换热的工作机理,文中利用FLUENT软件,在壳程流体速度设定的情况下对管壳式换热器壳程湍流流动与换热进行了三维模拟,得到了壳程流体流速下的温度场、速度场分布图等,根据模拟得到的结果对管壳式换热器壳程流体湍流流动与强化传热进行了探讨。关键词:管壳式换热器;换热管;三维数值模拟1引言数值模拟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在换热设备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各个环节。在近些年的换热器研究和开发中,CFD这种模拟方法越来越多的用来模拟换热设备内部工作介质的流动状态,即流场的模拟,通过模拟,人们对换热器内部流场微观特征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极大地促进

2、了换热器技术的研究和新型换热设备的开发。管壳式换热器的性能是由管程和壳程内流体流动及相互耦合作用决定的[1],管程内流体的流动与传热可以通过准则关系式进行计算,而壳程中流体的流动与传热特性则要复杂得多,且壳程流体的流动分布状态对换热器的总体性内有重要影响。而对管壳式换热器的数值模拟主要针对于壳程。2模型与参数本模型为单弓形折流板换热器,其中所用到的参数如下表所示:换热器结构几何尺寸及计算工况换热器结构几何尺寸及计算工况长度1632mm壳程流体空气壳体mm入口温度25℃换热管25×2.5mm密度1.067kg/m3换热管数N=40动力粘度1.83排列方式正三角排列热传导率0.029w/(m

3、K)管间距32mm比定压热容1.008KJ/(kgK)折流板厚度6mm管程流体饱和水蒸汽折流板厚度400mm管程温度105℃换热管不锈钢管壳程进口平均速度1.028m/s其具体模型如下图:图2-1管壳式换热器模型图3流场与传热数值模拟方案3.1方案目标通过计算机数值模拟和图像显示对管壳式换热器中包含有流体流动和热传导等相关物理现象的系统进行分析[2],把原来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物理量的场用有限个离散点上的变量值的集合来代替,构造这些离散点上场变量之间关系的代数方程组,然后求解方程组获得场变量的近似值。通过数值模拟,可以得到复杂问题的流场内各个位置上的基本物理量(如速度、压力、温度等)的分布,

4、以及这些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的情况。3.2计算方案在Gambit中建立管壳式换热器的三维模型并划分网格,输出网格条件,然后导入到Fluent中,在其中进行一系列的检查网格,设置边界条件和收敛条件,最后进行迭代运行,待收敛后,从软件中调出换热器随时间各个物理属性随时间的变化。3.3模型区域模型为单弓形折流板换热器,由于此换热器为对称结构,所以在操作中只需要取换热器的一半建立模型,进行模拟。换热器进行正三角形布管。3.4边界条件和收敛条件因湍流效应对流动与传热有一定的影响,故采用方程模型。PressureBased隐式求解,保证收敛的稳定性[3];压力和速度解耦采用SIMPLE算法;动量、能量

5、以及湍流参量的求解采用二阶逆风格式;计算流体采用速度入口条件给定流体流速、温度及相应的湍流条件;出口采用自由出口边界条件;壳体壁面采用不可渗透无滑移绝热边界,并给定换热器边界温度;稳态不可压缩求解。当迭代达到一定次数时会自动收敛。4方案可靠性分析数值模拟具有费用低、速度快、重复性好、能模拟较复杂或理想的工况下的流动现象和流动特性,同时可以观察不同炒作参数对求解问题的影响,获得所有相关变量的详细信息以及潜在的物理过程等。因此以数值模拟为主,以实验验证为辅,把理论研究、数值模拟、实验测量有机而协调地结合起来以实现换热器的研究和开发[4]。该方式可大大缩短换热器的研究开发周期,降低费用。5模拟

6、结果显示与分析图5-1迭代示意图图5-2温度场分布图图5-3压力场分布图图5-4速度场分布图图5-5速度矢量分布图图5-6放大后者流板附近矢量分布图5-7入口处矢量分布图流体经过折流板的圆缺部分后掠过管束,并在折流板的作用下载壳程内反复扰流,其壳程流体的流动状态如图5-2—5-5所示。从图5-6可以看出,流体在折流板前的区域内横向冲刷管束,呈错流传热,在较低的Re数下便能达到湍流状态,85%左右的热传递在此区域内完成;在折流板后方是涡流区,流体在此区域内相对停滞,小的漩涡再循环会使流体温度很快与管子的表面温度趋于平衡,而由于流体相对静止,使其热混合的程度极小,热量在此聚集而无法被及时传到

7、下游,局部换热效果很差。由图5-2所示的换热器的温度分布图也可以看到,折流板后方区域温度较高。由图5-7可以看出,流体在进口处横向冲刷热管,由于管束在装配过程中,为了便于装配,折流板的管孔要大于换热管外景,管子固定不紧在流体的横向冲击下,使换热器容易产生流体诱导震动[5]。6结果分析从模拟结果来看其真实情况与实验理论结果比较相差不大。7问题讨论在模拟的过程中在建立模型是如果选择的面不当,或者是划分网格布成功都会影响最终的结果,在加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