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重视“了解”环节的教学设计

必须重视“了解”环节的教学设计

ID:37516790

大小:22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4

必须重视“了解”环节的教学设计_第1页
必须重视“了解”环节的教学设计_第2页
必须重视“了解”环节的教学设计_第3页
必须重视“了解”环节的教学设计_第4页
必须重视“了解”环节的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必须重视“了解”环节的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必须重视“了解”环节的教学设计——以《太平天国》一课为例一、“了解”缺失的问题先看一份典型导学案的纲要摘录:太平天国运动一、课前预习(读书填空)1、太平天国运动发生于      年,结束于     年;……5、太平天国运动在反对         的同时,也反对        ,它是中国民主革命的        。二、课堂学习(课堂思考与讨论)1、金田起义爆发的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分别是什么?2、《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是什么?怎样评价?3、太平天国运动在其鼎盛时期走向衰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三、课后作业(当日完成)“农民可能充当一种极端保守的角色,也可能充当一种具有高度革命性的角色。”试结合有关

2、史实评析这一观点。这份导学案存在多方面缺陷,较明显的问题有:学习资源只有教科书。这份导学案采用“问题导学”,要求学生课前读书了解太平天国运动发展的基本脉络,课中就事论事回答问题,课后运用习题整理有关史实,从前至后都没有离开教科书,教科书是其唯一的学习资源。问题概念化、程式化。课堂学习部分的几个问题基本抓住了运动的主干内容,但是,因为没有营造历史情境,缺乏材料支撑,问题设计没有亲切、鲜活的感觉,过于概念化、程式化,难以激起学生思考和回答的欲望。学习方法死记硬背。这份设计以问题导学,看似遵循了启发性原则,其实问题并不是在感知学习的过程中自然生发的,“硬塞”的痕迹极为明显,题目与学生经验分离,与社会

3、生活脱节。既无从感知,也无法理解,只能导致“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当前不少学校为了强化学生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效率,以“知识问题化”,“问题系列化”为原则,研制了导学案,在课前发给学生,课堂上即采用问题导学模式。这种做法在短期内确实能起到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和考试分数的作用,但时间一长又会抑制学习兴趣的发展,阻碍思维能力的培养。本校历史组对此进行过专门的集体备课,认为当前部分教学设计过于书本化、概念化、简单化,片面强调培养能力,轻视“了解”学习,好的教学设计必须从学生兴趣和经验出发,重视感知活动,再以此为基础,实现更高层次的学习目标。二、什么是“了解”学习现行的中学历史课程标准非常频繁地使用了“了解

4、”一词。例如,义务教育修订版课标“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和《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1](P153)高中实验课标“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2](P7)课标在表达内容标准时存在着“了解+理解”的范式,用两个行为动词组成一个带有递进意义的复合句,前句提出基础性的知识目标,后句提出较高层次的能力或价值目标。从这种表达范式可以看出,国家课程标准非常强调“了解”的重要性,这对于教师开展教学设计有明确的指导意义。人的认识过程一般被划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阶段,“了解”相当于感性认识阶段,即感知事物的现象、发展过程、结

5、果等“事实性知识”要素,努力将各种要素进行联系和组合,再在大脑中转化为系列的表象。大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其《大教育论》中强调,教学要尽可能地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图像放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去看看、摸摸、听听、说说。就历史学科的感知学习而言,王雄老师认为“历史事件、人物、物品及遗迹等,是历史表象形成的基本材料,在学习中,掌握得越多,对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越有利。”[3](P182)显然,“了解”不是学习的最高目标,但必须成为启动学习的第一步。有效的“了解”学习必须具有“唤醒”与“激疑”的功能,在唤醒学生原有的知识贮备和激发疑问两者之间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何炳松先生认为历史教学必须坚持“活现”的原则。[4]

6、为了让“死”去的历史“活”起来,赵亚夫教授还介绍过运用图片、服饰、姓氏、虚拟人物等形象直观素材设置情境的方法。[5](P41-42)教师需要用运用鲜活的素材,营造出具有时代气息、生活气息的历史情境,唤醒学生原有的知识贮备和学习的兴趣。同时,注意尊重学生的主体人格,给他们看看、听听的时间,与他们平等对话,在对历史细节感知的过程中,恰当引导和适时点化,激发其内心的疑问,以此为更高层次的理解学习打下基础。三、怎样做“了解”教学设计遵循“唤醒”和“激疑”两个原则,“了解”教学设计可以关注下述三种方法:第一,尽量运用身边资源,激活学生的经验和兴趣。心理学上有个“多看效应”,说的是人们对第一印象不差的事物

7、越熟悉越喜欢的现象。学生对自己所在城市的名胜古迹、人物掌故大多比较熟悉,富有家乡情结,所以很多有经验的历史教师,总是特别喜欢使用乡土资源切入教学主题,提高学史兴趣。扬州是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太平军与清军激烈争夺的重要战场。当时太平军为了观察敌情,曾把瘦西湖的白塔和汶河路边上的四望亭作为瞭望塔。扬州至今还流行一首颂扬太平军,戏谑清军的歌谣:“四望享,三层阁,站在亭上探马脚(指清军)。马脚到,吹角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