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 初三化学 第一单元知识整理

沪教版 初三化学 第一单元知识整理

ID:37520801

大小:5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4

沪教版 初三化学 第一单元知识整理_第1页
沪教版 初三化学 第一单元知识整理_第2页
沪教版 初三化学 第一单元知识整理_第3页
沪教版 初三化学 第一单元知识整理_第4页
资源描述:

《沪教版 初三化学 第一单元知识整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九年级化学复习提纲(沪教版)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如石蜡熔化、水的三态变化、灯泡发光等。2.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如燃烧、钢铁生锈、食物腐败、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等。3.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它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导电导热性、延展性等。如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降温后能变成固态的干冰。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腐蚀性等。5、空气的成分(按体积算):N278%,O221%,CO20.03%,稀

2、有气体0.94%,杂质0.03%.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的,如空气、自来水、矿泉水、海水、石灰水、粗盐、石灰石、盐酸、黄铜、生铁和钢等各种合金。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如O2、N2、CO2、H2O等。7.吸烟有害健康:吸烟的主要有毒物质焦油(含有多种致癌物质,苯并芘等)、烟碱(尼古丁Nicotine,成瘾性)、一氧化碳(心血管衰竭)8.氮气的性质和用途(1)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为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2)化学性质:常温下很稳定,不活泼,既不能燃烧(不可燃),也不能支持燃烧(不阻燃),不能供给呼吸。高温下能与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3)用途:①液氮用

3、于医疗手术②用作粮食、瓜果的保护气③用于制氮肥④用作灯泡填充气9.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1)稀有气体是氦(He)、氖、氩、氪、氙等气体的总称。(2)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3)化学性质:极不活泼,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称为“惰性气体”。(4)用途:①保护气②电光源:灯管里充入氩气,通电时发出蓝紫色光;充入氖气发出红色光,防雾灯;氙气灯发出白色的强光,户外照明。③氦气可做填充气球。10.化肥的合理施用及存放实验:碳酸氢铵的受热分解(应该放在避光阴暗处,密封保存)现象:固体变少,有刺激性气味,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在试管口有水珠文字表达式:化学方程式:NH4HC

4、O3△NH3↑+H2O+CO2↑11.铁的锈蚀实验现象:银白色的铁丝,表面有红棕色物质生成,红色的水倒吸进入导管中。解释:铁生锈,消耗管内空气中的氧气,使空气体积减小,管内的气体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12.蜡烛的燃烧现象:蜡烛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文字表达式:13.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1)测定原理:选择一种在空气中只与氧气反应的可燃物(如红磷),通过它的燃烧,仅消耗密闭容器中的氧气,生成固体物质,从而使密闭容器内的气体压强减小,引起水面发生变化,进入密闭容器内的水的体积即为减少的氧气体积。(2)实验现象:①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发出黄白色火焰,放出

5、大量热。②完全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内,瓶内水量约占集气瓶总体积的1/5.(3)实验结论: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剩余4/5体积的气体(主要是氮气)不能支持燃烧,也不溶于水。(4)注意事项:①红磷要过量,以保证集气瓶内空气中的氧气充分反应。②装置气密性要好,以防实验过程中外面的空气进入瓶内或瓶内的气体逸出瓶外。③点燃红磷后要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瓶塞,以防集气瓶内的空气受热而逸出瓶外。④待红磷燃烧熄灭且集气瓶内温度冷却至室温后,再打开止水夹,以防由于瓶内剩余气体体积受热膨胀而导致进入瓶中的水的体积偏小。⑤导气管内要事先装满水,否则燃烧冷却后,进入的水有一部分存在于

6、导管中,使进入集气瓶内的水的体积偏小。⑥止水夹要夹紧,否红磷燃烧时空气从导管口逸出,装置冷却后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偏多。⑦不能把红磷换成蜡烛,因为蜡烛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生成的气体会弥补消耗的氧气的体积,导致测定结果误差很大。(5)误差分析:进入集气瓶内的水的体积小于瓶内空气体积1/5的原因:①红磷量不足(瓶内氧气未被消耗)②装置漏气(实验过程中随着红磷的燃烧,外面的空气进入瓶内)③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瓶内温度高,导致瓶内压强偏大)进入集气瓶内的水的体积大于瓶内空气体积1/5的原因:①止水夹未夹紧(红磷燃烧时部分空气受热逸出)②②插入燃烧匙太慢(红磷燃烧时部分空气受热逸出)14.化学

7、指导人类合理利用资源(在自然资源方面的应用)(1)合理利用的保护水资源的问题(污水净化,海水淡化)(2)钢铁的合理使用(增强性能,延长寿命)(3)白色污染问题(可降解塑料)(4)全球变暖问题(温室效应,植树造林,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5)臭氧层空洞(氟里昂)(6)酸雨(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的排放,使用清洁能源)15.研究“铜绿”性质的有关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铜绿”和盐酸作用绿色固体逐渐消失,产生大量气泡,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