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讲座之笃学

专家讲座之笃学

ID:37524255

大小:970.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5-12

专家讲座之笃学_第1页
专家讲座之笃学_第2页
专家讲座之笃学_第3页
专家讲座之笃学_第4页
专家讲座之笃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家讲座之笃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数学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综合与实践”学习领域——《数学课程标准解读》明确目标·准确把握内涵笃学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素质教育就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数学家拉普拉斯指出:数学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是人们为解决科学问题而必需精通的一种工具。——M.克莱茵《古今数学思想》对“

2、数学”的理解数学家齐民友曾将数学发展用“竹子哲学”来比喻,数学像竹子一样产生于实践的大地,然后一节一节地独立生长,到一定时候,会爆出新笋,产生新分支;待到老了,它会开花结子,种子重回大地,发展为全新的数学。数学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意识的活动,应当成为预定目标的实现过程,是一种精神形态存在的目标外化和物化的过程。——周学海《数学教育学概论》对“数学教育”的理解教育就其本质来说“是人生存的需要,教育是主动的行为,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欲望。”——史宁中《关于教育的哲学》自然·本真·因需而为内容标准学生应该知道什么和能够做什么成就标准学生应该达成的“基础学力”或是“

3、基本能力”、“关键技能”机会标准保障每一个学生“学习权”的教学规范、关系规范、(课程资源)分配规范——钟启泉《课程标准》揭示了作为一门科学的数学所表现出的文化特征及应有价值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教什么内容掌握到何种程度●以“知识”为本●是一种“结果性”目标●对能力的要求:分析、解决问题●增加“隐性”目标: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以“育人”为

4、本●是一种”过程性+结果性“的目标●对能力的要求增加:发现、提出问题基本认识原课标: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6个)统计观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修改后: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10个)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创新意识核心概念“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将综合运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活动应当保证每学期至少一次,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课内外相结合。“综合与实践”学习领域“综合与实践”教学目标●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体会数

5、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用意识)●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数学课程标准解读》“数学活动”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特别突出“综合”数学内部各分支之间、各种能力、方法和工具之间●内容的展开,要特别突出“过程”核心是学生在老师的引领和帮助下,有目标的、自主的实践活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