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视野下的CSR

大视野下的CSR

ID:37525875

大小:85.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5-24

大视野下的CSR_第1页
大视野下的CSR_第2页
大视野下的CSR_第3页
大视野下的CSR_第4页
大视野下的CSR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视野下的CSR》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大视野下的企业社会责任前言2011年10月27日,由搜狐和科尔尼咨询公司举办的旨在表彰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有贡献的中国企业的中国绿金奖颁奖典礼在永泰福朋喜来登酒店隆重举行。这次颁奖典礼的主题是“3.0时代的企业角色”。3.0时代是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PhilipKotler)在他的著作《营销革命3.0》中提出的,营销1.0时代是产品中心营销,其目标是销售产品;营销2.0时代是消费者定位营销,其目标是满足并维护消费者;营销3.0时代是价值驱动营销,目标是让世界变得更美好。令笔者感到失望但却在情理之中的是获奖者基本是外资企业,而且基本是五百强企业,中国的则寥寥无几,只有康师傅控股,太阳雨集团

2、以及青岛啤酒三家企业斩获18个奖中的三个。从2008年的三鹿奶粉事件,重大矿难事件,到苏丹红事件,地沟油事件,再到近期的达芬奇瓷砖事件,假鸭蛋事件。这一系列触目惊心的事件在令我们在愤慨的同时,也引起了笔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特别是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思考。当然,中国也不乏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例如,获奖的太阳雨本身就从事清洁能源事业,此外该企业还成立基金帮助员工解决燃眉之急,成立企业大学培训员工,给一些学校免费提供太阳能热水器。青岛啤酒在公司内部提出了“碳管理”的概念,旨在建立“低能耗,低污染,高产出”的N型经济模式。康师傅从1996年起,援建了22所希望小学,并于汶川大地震后捐资3600万人民币,

3、援建了都江堰和绵竹富新两所小学。此外,笔者还观察到一家被北大黄铁鹰教授惊呼为学不会的火锅连锁海底捞,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也有所建树。该企业并不是在慈善方面有所突出,而是在其保障员工权利方面,确实有很多地方发人深思。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追求,这是家喻户晓的。但是与此同时,企业是否还应该承担起一些相应的社会责任?追求利益最大化就可以放弃社会责任吗?现实是,很多企业连基本的诚信守法都没有遵守,更何况肩负社会责任。就绿金奖来看,那些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往往是竞争力特别强的企业,像五百强,跨国企业。这似乎给了我们一些导向——担负起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并不矛盾。恰恰相反,有可能是相辅相成,互相成

4、就的共赢结果。而那些一心谋取利益最大化却损害公共利益的,其结果必然是一经曝光便受舆论攻击,法律制裁。其中还有些将走上破产倒闭的可悲局面。企业社会责任概念那么,何为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英文是CorporationSocialResponsibility,简称CSR。企业社会责任是管理者在决策制定过程中考虑某些社会标准的责任感。具体来讲,企业在进行决策评估的时候应该有意识的选择可以增进社会福利的行动方案。同时,目标通常相当具体:增进企业所在社区的福利,改善环境或提高员工的教育水平。CharlesW.L.Hill,StevenL.McShane,李维安周建《管理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7

5、月版第四章利益相关者,伦理与公司社会责任4.3社会责任事实上,企业社会责任古已有之,其早期表达是商人社会责任观。古希腊商人地位不高,牟利活动被严加排斥,占统治地位的商业伦理强调社区精神,社区的压力迫使商人追求社会利益。中世纪,作为社会中最为显赫的政治势力的教会视商人营利动机为反基督教,故而被定位为只为社会公共利益存在。当时商人的义务大大超过诚信一般要求,而被教会赋予更广泛的社会责任。重商主义时代,商人的地位大大提高。国家一方面壮大企业实力,另一方面通过赋予公司地位,例如独立法人等特权,使其为政府服务,这种准公共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现代意义的企业社会责任还是有区别的。工业化时代,亚当斯密的自由放任思

6、想受到社会普遍青睐,社会达尔文主义盛行。此时,利润最大化被奉为经济主体的最高甚至唯一的追求,同时也被当成社会责任,而其他公益责任则被忽视,于是便埋下了祸根,也便有了现代意义的企业社会责任。然而,早期的企业社会责任是一种“泛社会责任观”,即对商人的要求是一般和笼统的,具有很强的普遍性,不能基于不同类型的商业主体和商业活动的特殊性就其相应的制度体系做出说明。其次,商人社会责任观局限于经济主体逐利问题,总体是在极度排斥和极度推崇两个极端中徘徊。再次,尽管商人社会责任有强调公共利益部分,但局限于特定区域,对特定区域外的利益相关者则忽视,甚至漠视。这一点,从宗主国公司在殖民地从事的商业活动体现的淋漓尽致

7、。最后,当时的商人社会责任观是缺乏理论体系的。具有现代意义的企业社会责任源自于20世纪初企业对利益相关者负责的观念。这种观念最早其实流行于实务界,1929年通用电气的一位经理杨(OwenYoung)在一次演讲中就提出要保护包括股东,雇员,顾客,广大公众在内的利益。而在理论界,关于社会责任,1916年,美国人克拉克(J.MauriceClark)在《政治经济学刊》发表的《改变中的经济责任基础》就提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