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软化与除盐

水的软化与除盐

ID:37526134

大小:1.52 MB

页数:65页

时间:2019-05-24

水的软化与除盐_第1页
水的软化与除盐_第2页
水的软化与除盐_第3页
水的软化与除盐_第4页
水的软化与除盐_第5页
资源描述:

《水的软化与除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八章第八章水的软化与除盐水的软化与除盐SofteningandsaltremovalSofteningandsaltremoval1第1节概述2一、水中主要溶解杂质离子:Ca2+,Mg2+,Na+(K+)HCO-,SO2-,Cl-34一般Fe2+,SiO2-含量较少。3气体:CO,O22总硬度:Ca2+,Mg2+碳酸盐硬度(carbonatehardness、暂时硬度)非碳酸盐硬度(noncarbonatehardness)含盐量:∑阳+∑阴3软化:降低硬度除碱:HCO-(锅炉给水、碱度太高,会汽3水共沸)除盐:降低含盐量二、硬度单位mmol

2、/L,meq/L,度(我国用德国度)德国度=10mgCaO/L美国度=1mgCaCO/L34三、水的纯度以含盐量或水的电阻率表示(单位:欧姆厘米)淡化水:高含盐量水经局部处理脱盐水:相当于普通蒸馏水,含盐量1-5mg/L纯水:亦称去离子水,含盐量<1mg/L高纯水:含盐量<0.1mg/L5四、软化和除盐基本方法1.软化(1)加热:去除暂时硬度(2)药剂软化:根据溶度积原理(3)离子交换:离子交换硬度去除比较彻底。2.除盐:蒸馏法、离子交换法、电渗析法、反渗透法、6第2节药剂软化法一、石灰软化法:CaO+HO=Ca(OH)22CO+Ca(OH)-

3、--CaCO↓+HO2232Ca(HCO)+Ca(OH)---2CaCO↓+2HO32232Mg(HCO)+2Ca(OH)---2CaCO↓+3223Mg(OH)↓+2HO22若碱度>硬度,还应去除多余的HCO-3若水中存在Fe离子,也要消耗Ca(OH)72所以,石灰投加量:[CaO]=[CO]+[Ca(HCO)]+2[Mg(HCO)]+23232[Fe]+aa:CaO过剩量,一般为0.1~0.2mmol/L为尽量降低碳酸盐硬度,石灰+混凝沉淀可以同时进行。注意:石灰法只能降低碳酸盐硬度及降低水中的碱度。8二、石灰-纯碱法去除碳酸盐和非碳酸盐硬

4、度CaSO+NaCO----CaCO↓+NaSO423324MgSO+NaCO---MgCO+NaSO423324MgCO+Ca(OH)–CaCO↓+Mg(OH)↓3232但纯碱太贵,此法一般不用。9三、石灰-石膏法当原水的碱度大于硬度,即负硬度(有碱度存在时)出现时2NaHCO+CaSO+Ca(OH)-----3422CaCO↓+NaSO+2HO324210第3节离子交换基本原理一、离子交换剂•磺化煤(煤磨碎后经浓硫酸处理得到)•离子交换树脂11二、离子交换树脂1.结构•母体(骨架):高分子化合物和交联剂经聚合反应而生成的共聚物根据组成母体的

5、单体材料:苯乙烯(最广泛)、丙烯酸、酚醛系列•活性基团:遇水电离,称为固定部分和活动部分,具有交换性(可交换离子)12如聚苯乙烯磺化→磺酸基团(-SOH)3一种强酸性阳离子树脂•微孔形态:凝胶型、大孔型、等孔型等132.命名•全名称:(微孔型态)(骨架名称)(基本名称)如凝胶型苯乙烯系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为了区别同一类树脂的产品,有时在前面加上一些数字。143.主要性能1)密度:湿真密度:湿树脂质量/树脂颗粒本身所占体积(不包括颗粒之间的空隙)—用于确定反冲洗强度,混合床的分层湿视密度:湿树脂质量/树脂堆积体积—计算树脂用量152)交换容量:

6、是树脂最重要的性能,表示树脂交换能力的大小。以体积和重量两种表示方式。全交换容量:可用滴定法测定或从理论上计算分子量184.2,184.2g树脂中含有1g可交换离子H+。扣去交联剂所占份量(8%),全交换容量为4.99mmol/g。工作交换容量:实际工作条件下,全的60-70%163)离子交换树脂的选择性与水中离子种类、树脂交换基团的性能有很大关系,同时也受离子浓度和温度的影响。•离子电荷愈多,愈易被交换•原子序数愈大,即水合半径愈小,愈易被交换Fe3+>Al3+>Ca2+>Mg2+>K+=NH+>Na+>Li+4SO2->NO->Cl->HC

7、O->HSiO-4333•H+和OH-的交换选择性与树脂交换基团酸、碱性的强弱有关。对于强酸阳树脂:H+>Li+而对于弱酸阳树脂:H+>Fe3+17三、离子交换平衡离子交换也是一种化学反应,存在交换平衡。RA+B+---RB+A+离子交换选择系数为:KB=[RB][A+]/[RA][B+]A该值>1,有利于交换反应的进行。18经推导:q/q0B+c/c0=KA+1−q/q1−c/c00q:树脂全交换容量;0q:树脂中B+离子浓度C:溶液中两种交换离子的总浓度0C:溶液中B+离子浓度19二价对一价的离子交换反应离子交换选择系数:−2++2B2+[

8、R2B][A]K=A+−+22+[RA][B]改写成:B2+q/qKqc/c0A+00=22(1−q/q)c(1−c/c)00020离子交换树脂的选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