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古文字形体考古研究

(最新)古文字形体考古研究

ID:37535671

大小:9.05 MB

页数:243页

时间:2019-05-24

(最新)古文字形体考古研究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最新)古文字形体考古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古文字形体考古研究邵英摘要: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形体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是上古社会历史文化的沉积物,具有“活化石”的特质。古文字形体蕴含着物质文化因素,亦为考古学研究内容,故其形体结构本身完全可以作为史料来运用。因此,由古文字的形象,可以推知初造文字时的一部分文化,更好地了解上古时期的部分历史和文化,例如:一、上古社会使用的渔猎工具与方法。古文字V(《合集》137)、¥(《合集》9572)、荜(《合集》8713)、y(北单爵)、Y(单蟊);Q(《合集》166)、赵(《合集》7932)、3(《合集》20117)、8(商弓父庚卣);l(《合集》23053)、量(《合

2、集》23053)、l(《乙》221);p(《合集》10667)、一(《合集》10976正)、!}(《合集》10308)等从形体上保留了上古社会人们渔猎时使用的工具。哥(《合集》21586)、呶(令鼎);卵(《合集》10759)R(《合集》10353)、{(《合集》10703);,(《合集》19332)、{(《合集》4227);邑(《合集》10657)、鼍(《合集》20745)、鹤(《合集》24382)等则反映了渔猎的各种方法。渔猎在上古社会是人们维持生命、获取食物、训练士兵的重要活动。先民在实践中,不仅制造了适用于渔猎的一系列工具,如干、单、弓箭、网等,还在实践活动中

3、创造发明了许多捕获猎物的方法,如对于鸟类使用网、弓箭;对于大型动物使用陷阱、追逐围捕加以弓箭射之等。二、古文字形体反映出的上古社会日常生活。甲骨文字有“曼”(《合集》31951)一字形,是器皿上有一只手,一跪跽之人且头发向上,另一只手臂弯曲指向脸部,象正在洗脸之状。“蓖”是“洙”字的初文。‘说文·水部》洙下日:“沫,洒面也。g《古文洙从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水部收有古文“攀帛’字。字形从升,从水,从页,三个字符组合形成会意字,表示用双手掬水洗脸之意。甲骨文又有一“垃”(《屯南》4429)字形,金文作肇(车司寻匝)、蓉(齐侯盘)、百(1毛lU爵)、已(1羔lU鼎)形

4、,是“盟”字初文。从皿,从手,手之左右小点,表示水滴,会意在皿中洗手之意。本义为洗手。“轰”和“毽”字形反映了上古时期人们讲究卫生的习俗。三、上古社会人民的平安意识与财富观念。古文字凹(《合集》905正)、曰(《佚》992)、争(《合集》26730)分别是安、定、事的初文。它们的形体结构凝结着上古社会人们对平安的认识,屋宇、女子,食物是安全三要素。“富”、“福”、“宝”三字的甲骨文形体分别为尊(《前》4.23.8)、付(《合集》32979)、“@”(《合集》17512),它们的形体则象征了先民的财富观念。知识水坝@damdoc四、古文字器物形体反映了古文字字形的初始意

5、义。“受”字甲骨文写作罗(《合集》7447),其形体取象于祭祀时授受礼器盘的情状,所从的一是舟形器皿盘。“我”字的古文字形“苛”(《合集》13494)与出土实物的形制相吻合,证明“我”字本义是一种三尖锯齿形兵器。磬,其甲骨文写作历(《合集》13507);鼓,甲骨文写作盏(《合集》6956)。根据出土的石磐、玉磐上部中央处有一圆孔,特别是石磬圆孔处有磨损痕迹来推测,磬和鼓最初都是悬挂起来进行敲击的乐器。因此,明白了磊、盏上端的“十”形符应该是悬挂磬和鼓的绳索象征符号。由此也可确证白(《合集》9738)字本来也是一种悬挂敲击的乐器,被借为表示方向的“南”字。五、由古文字形

6、体验证了先秦典籍记载的真实性。《周易·系辞下》记载上古社会的丧葬习俗是“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孔颖达疏日:“若极远者,则云‘上古’,其次远者,则直云‘古’⋯⋯.不积土为坟,是不封也。不种树以标其处,是不树也⋯⋯.而棺椁自殷以后,则夏以前,棺椁未具也。”葬字,小篆写作并形,其形体反殃的是不用棺椁,而是用草木之薪去覆盖尸体的葬俗。证明了《周易》记载的是历史的真实。《尚书舜典》云:“象以典刑,流宥五刑,鞭作官刑,扑作教刑,金作赎刑,眚灾肆赦,怙终贼刑。”甲骨文圈(《合集》5974)是“圉”字初文;专是“幸”字之初形,本义为桎

7、梏,即手铐;甲骨文魏(《合集》27306正)是“孰”的初文;‘叁(躲妃簋)是“躲”即“悬”字初文;膂(谳匝)是鞭字;劓字,甲骨文写作p(《合集》5995正);刖字,甲骨文写作&(《合集》6003);阉割之刑(宫刑)写作}8,这些古文字的存在,证明起码商王朝时期已经实施着严酷的刑罚,从而也证明《尚书·舜典》所记载的是有史实依据的。所以,通过对古文字形、音、义的分析考证,特别是借助古文字形体结构,与古籍文献资料、考古发掘、民俗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相互印证,从考古学的角度去考察上古时期的社会生产生活、政治制度、生活习俗、思想意识和器物形制等,加以科学分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