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与江汉平原洪涝灾害防治_张笃勤

林则徐与江汉平原洪涝灾害防治_张笃勤

ID:37546016

大小:273.29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5-25

林则徐与江汉平原洪涝灾害防治_张笃勤_第1页
林则徐与江汉平原洪涝灾害防治_张笃勤_第2页
林则徐与江汉平原洪涝灾害防治_张笃勤_第3页
林则徐与江汉平原洪涝灾害防治_张笃勤_第4页
林则徐与江汉平原洪涝灾害防治_张笃勤_第5页
资源描述:

《林则徐与江汉平原洪涝灾害防治_张笃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林则徐与江汉平原洪涝灾害防治张笃勤(武汉市社会科学院城市历史与文化研究所研究员武汉430019)摘要:江汉平原地势低洼,历来是长江中游洪涝重灾区,清代以来更是十年九涝。林则徐在道光年间先后两度来湖北做官,为防治江汉平原洪涝灾害竭尽心力,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文在充分挖掘利用原始文献的基础上,从水利史与环境生态学角度,对林则徐在江汉平原的治水救灾实践进行了系统考察和深入分析。关键词:林则徐江汉平原洪涝防治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730(2008)06-0137-09江汉平原河流纵横,湖泊众多,气候温湿,降雨量率越来越高。

2、唐朝平均18年一次,宋元时期增加为大,既是著名鱼米之乡,又是洪涝重灾区。所以,筑堤7~8年一次,到明清时代发展到4年一次。频繁的洪防汛,抗洪救灾,历来是这一地区关系国赋民命、地方水漫溢,给江汉平原及湖北沿江地区社会经济和人民治乱的一大要政。上至朝廷,下至当地官员,对此都不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如清乾隆五十三年六月敢掉以轻心。林则徐在道光年间先后两度来湖北做(1788年7月)荆州万城堤溃决,使荆州满汉两城同官,当时正是江汉平原洪涝灾害频发期,为了保护民时被淹,死亡约1万余人,公私财产损失难以数计。从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官府钱粮征收,维护社会秩序稳荆州惨

3、案发生到嘉庆十三年止,湖北各地连年漫溃堤定,他在政务繁重之际,大力督率筑堤防汛,积极组织工50多处,溃口从数十丈到数百丈不等。尤其从嘉庆被水地区民众生产自救,为江汉平原洪涝灾害防治作十三年到道光十八年,30年间,汉江无一年不报溃出了贡献。深入研究林则徐在江汉平原的治水救灾实漫。每次水灾,轻则田淹歉收,重则家毁人亡。践,不仅是对这位近代中国伟大民族英雄的缅怀,也江汉平原日趋严重的洪涝灾害,不仅是当地官民可为当代长江中游抗洪救灾提供历史借鉴。的心头大患,也引起朝廷的高度关注。朝廷不仅设有水利专官,负责修堤防汛事宜,同时也把水利作为考一、江汉平原洪涝灾

4、害及其成因核地方官员政绩、决定地方官员奖惩升迁的重要依据之一。康熙十三年(1748年),朝廷规定湖北滨江各府江汉平原河湖密布,加上客水来量巨大,丰沛的县,分别设同知、州同、县丞、主簿、典吏专管堤防事水量,一方面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使其务,在每年夏秋汛涨季节,各在所辖地方,率领各管段成为全国著名的鱼米之乡,另一方面,由于属亚热带堤老、圩甲,搭盖棚房,置备防汛器材、物料,驻堤看季风气候区,降雨在区域和时段上分布不匀,极易造守。总督从四月初一开始亲自巡查江汉堤防,将水势成洪涝之灾。因此,在江汉平原各种自然灾害中,洪涝涨落尺寸每五日填单通报一次

5、,直至白露节江汉归槽灾害一直居于首位,具有发生频繁,分布面广,历时较才能回到省城,并将防汛情况报告皇帝。此外,每年4137长,损失严重的特点。根据已有研究统计,从唐朝到清月至8月,长江水师营派拨兵丁50名驻扎万城堤逍朝1300年间,江汉平原发生洪涝灾害200余次,且频遥湖至横堤一带协防。道光十二年,万城堤由水利同知专管改为荆州知府承办,每年逢桃、伏、秋三汛,由严重局面。特别是地势低洼的江汉平原,地面高程仅布政使与巡抚按年轮流驻防。倘巡抚或布政使因省有35~21米,普遍低于当地长江和汉江河段汛期最城有重要政务不能亲临现场,则须奏明皇帝委托荆宜高水位

6、6~8米,而荆江北岸甚至低于最高洪水位施道或荆州知府代为值守。对那些防守不力,造成严10~14米。这种地势使长江、汉江及其支流来水向江重后果的官吏,朝廷则给予严厉处罚。乾隆五十三年汉平原汇集,使其成为湖北的水袋子。由于水流潴积,六月(1788年7月)万城堤溃决,水漫荆州府城,淹毙宣泄不畅,汛期一遇水位升高,就会造成大范围洪涝满汉军民约万余人,导致空前灾害,朝廷一次处分包灾害。括总督巡抚在内的湖北大小官员20多人。道光二十值得注意的是,在基本相同的地理自然环境下,四年(1844年)万城堤李家埠溃决,造成荆州城全淹,宋元以前,江汉平原由于人口稀少,既

7、有大面积湖泊湖广总督裕泰被劾渎职,罚俸半年,荆州知府与荆宜调蓄洪水,又有所谓9口13穴分流来洪,所以对社会施道道员分别革职,摘去顶戴。为使赏罚分明,朝廷经济的危害不大。元代以后,特别是明清以来,随着外同时对修堤防汛有功的地方官员予以嘉奖,并明确规来移民大量迁入,江汉平原人口迅速增长,土地开发定,凡修堤捐银在300两以上者,由督抚报请吏部从利用强度日益提高,河滩湖泊被密如鱼鳞般的圩垸围优议叙。垦蚕食,导致湖泊蓄洪功能减弱,水路宣泄不畅。既然从上到下如此重视修堤防汛,那为什么还常江汉平原的垸田始于宋代,明清时期达到高峰。常发生堤溃田淹、人畜漂流的悲惨

8、情景?这自然引起据嘉庆年间湖广总督汪志伊(1743-1818年)奏报,仅我们追究江汉平原洪涝灾害成因的欲望。荆门、潜江、天门、沔阳、汉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