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201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ID:37561060

大小:3.63 M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5-25

201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_第1页
201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_第2页
201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_第3页
201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_第4页
201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感动你我,感动中国 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 1.屠呦呦——中国首位获诺贝尔科学奖的本土科学家  2.郎平——重夺世界杯冠军的女排主教练 3.吴锦泉——热心公益的磨刀老人 4.阎肃——琴弦上的放歌者 5.徐立平——雕刻火药的大国工匠 6.莫振高——鞠躬尽瘁的“化缘校长” 7.买买提江•吾买尔——促进民族团结的基层村干部 8.王宽——为养育孤儿卖唱的老艺术家 9.官东——拯救“东方之星”落水乘客的当代大学生 10.张宝艳秦艳友——帮助“宝贝回家”的志愿者夫妇   11.特别致敬——抗战老兵爱国侨胞  

2、屠呦呦——春草鹿呦呦 中国首位获诺贝尔科学奖的本土科学家  屠呦呦,女,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疟疾是危害严重的世界性流行病,全球百余国家年约三亿多人感染疟疾。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起,原有抗疟药逐渐失效,国际上迫切寻找新型抗疟药。在国外大量工作未获成功的情况下,中国成立了“全国疟疾防治研究领导小组办公室”。1969年,38岁的屠呦呦被委任为项目组长,负责重点进行中草药抗疟疾的研究。 屠呦呦领导科研组以现代科学继承发扬祖国医药学遗产为指导思想,从系统整理历代医籍、本草入手,特别结合古代用药经验,从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青蒿“绞汁”服

3、用截疟记载中,考虑到温度、酶解等因素,不断改进提取方法,终于在1971年获得青蒿素。 青蒿素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2015年10月,屠呦呦因此获得诺贝尔医学奖,这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屠呦呦也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 【颁奖辞】 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 郎平——雄心志四海 重夺世界杯冠军的女排主教练  郎平,原中国排球队著名运动员,现任中国女子排

4、球国家队主教练。 郎平1978年入选女排国家队,多次获得全国“十佳运动员”称号。20世纪80年代,她是世界女子排球界“三大主攻手”之一,凭借强劲而精确的扣杀赢得“铁榔头”绰号。 上世纪末,她和队友创下五连冠的佳绩,女排精神被运动员们视为刻苦奋斗的标杆和座右铭,更被强烈地升华为民族面貌的代名词。 2002年郎平以100%的得票,正式入选排球名人堂,成为亚洲排球运动员中获此殊荣第一人。2010年7月,郎平入选2010年《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人物。 郎平退役后,赴国外进修、打球,2013年4月25日,郎平重掌中国女排帅印,2014年带队获得了女排世锦赛亚

5、军。2015年8月22日-9月6日,郎平带领困境中的中国队以10胜1负积30分的战绩时隔12年第四次夺得世界杯冠军,这也是郎平执教生涯的首个世界三大赛冠军,中国女排的第八个世界冠军。 【颁奖辞】 临危不乱,一锤定音,那是荡气回肠的一战!拦击困难、挫折和病痛,把拼博精神如钉子般砸进人生。一回回倒地,一次次跃起,一记记扣杀,点染几代青春,唤醒大国梦想。因排球而生,为荣誉而战。一把铁榔头,一个大传奇!  吴锦泉——高节卓不群 热心公益的磨刀老人  吴锦泉,男,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五星村村民,南通市年龄最长的红十字志愿者。吴锦泉老人今年86岁,靠磨刀为生,生

6、活清苦,却乐善好施,20多年来,他把磨刀挣得的微薄收入大都用于慈善公益,多次向灾区、残疾儿童及需要帮助的人捐款。 在四川汶川地震和青海玉树地震时,老人先后向南通市红十字会捐出千枚硬币;2010年,当吴锦泉夫妇得知甘肃省舟曲县发生强降雨引发泥石流灾害。吴锦泉带着几个月磨刀挣得几百元硬币,倒了三趟公交车,辗转两个多小时来到市红十字会捐钱。 2013年,他将两年来磨刀积攒的零钱捐献给雅安地震灾区,其中1元硬币1715枚,5角硬币501枚,1角硬币7枚。经工作人员清点,共计1966.2元。自2008年以来,他已累计捐款23392.2元。 老两口的生活并不富

7、裕,至今还住着三间破旧的瓦房。除了磨刀,吴锦泉老人没有其他经济来源。一把刀一块钱,一千元几乎是老人三个月的磨刀收入! 【颁奖辞】 窄条凳,自行车,弓腰扛背,沐雨栉风。身边的人们追逐很多,可你的目标只有一个。刀剪越磨越亮,照见皱纹,照见你的梦。吆喝渐行渐远,一摞一摞硬币,带着汗水,沉甸甸称量出高尚。 阎肃——弦歌感人肠 琴弦上的放歌者 阎肃85岁,空军政治部文工团创作员。 阎肃从艺65年来,始终坚定爱党报国的理想信念,牢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弘扬时代主旋律作为崇高使命,把真诚为民为兵服务作为价值追求,创作了《江姐》《党的女儿》《长征颂》《红旗颂

8、》《我爱祖国的蓝天》等一大批脍炙人口的红色经典,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感染和激励了几代中国人。 此外,阎肃创作了许多被人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