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学业水平考试

迎接学业水平考试

ID:37566735

大小:949.81 KB

页数:38页

时间:2019-05-12

迎接学业水平考试_第1页
迎接学业水平考试_第2页
迎接学业水平考试_第3页
迎接学业水平考试_第4页
迎接学业水平考试_第5页
资源描述:

《迎接学业水平考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迎接学业水平考试高二历史复习建议保靖民中高二历史组复习方法与原则一、考试说明理解的准确性。二、历史知识的系统性。三、会考复习的全面性。一、考试说明理解的准确性。一、考试目标普通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是面向全体普通高中学生的达标性考试。它旨在……二、命题依据湖南省普通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依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2010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考试大纲·历史》,以及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Ⅰ、Ⅱ、Ⅲ),并结合我省普通高中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命题。三、

2、命题原则1.科学性原则。试题符合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的性质、特点和要求,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认知规律和发展要求。试卷结构合理,试题内容科学、严谨,选用的情境素材体现历史学科的特色,文字表述简洁、规范,答案准确,合理。2.基础性原则。依据高中历史必修模块命题,突出历史学科主干知识,注重课程三维目标的落实,注重“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等学科基本思想和方法,考查初步应用历史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难易适当。不同能力层次试题的比例一般为:识记占30%,理解占20%,简单应用占40%,综合应用占10%。3.客观性原则。试题具有普适性,紧扣高中历史学科的主要内

3、容和基本要求。试卷的内容效度高,能够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试题难易适度,难度系数为0.8--0.85,杜绝偏题、怪题,主观性试题和客观性试题的比例为1:1。4.公平性原则。考虑我省高中历史教学的实际,考试面向全体学生。试题内容避免客观因素影响,充分保证无经济、文化、城乡、民族、性别等背景的差异”5.友好性原则。卷面设计充分体现为考生服务的宗旨,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在选材、用词、排版等方面给予考生以充分的人文关怀。四、考试能力要求和考试内容要求(一)考试能力要求历史学科考试的能力要求,分为识记、理解、简单应用和综合运用四个层次。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历史

4、能力最基本的层级。要求记住构成历史基础知识的时间、地点、人物、文献、事件等要素,识别重要的图、像、画,以及通过阅读和观察、感知和体验的过程去获取历史信息,并能准确地表达出来。理解:领会历史概念、现象等并能作简单的解释,要求在识记的基础上,对所学的历史内容进行归纳和整理,形成对基本的历史知识和历史问题的初步认识。简单应用:指运用所学知识简析历史问题,在识记和理解基础上,调动和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简述、说明、分析问题。综合运用:指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历史问题,是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最高一级的能力层级。要求运用已有的知识和

5、技能,联系社会实际,贴近时代,以正确的观点方法,评价、比较、探究和解决问题。(二)考试内容要求历史必修Ⅰ课次考试内容能力要求识记理解简单运用综合运用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①宗法制的基本内容√②分封制的基本内容√第2课①郡县制的建立√②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影响√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①西汉和北宋中央集权发展表现√②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和元朝的行省制度√③科举制√二、历史知识的系统性。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必修二经济成长历程必修三思想科技文化必修一政治领域发展进程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先秦—秦之后的中央集权变与影响C)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

6、度(AB希腊罗马的制度)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英美法德的制度)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侵略引发的反抗和革命C)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制度马克思主义—巴黎公社—十月革命)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制度建设国家统一C和外交)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初期外交—外交新格局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两极冷战—多极化趋势及影响C)必修二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历程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与特点(农业经济中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国家政策C)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地理大发现、殖民扩张和两次

7、工业革命C)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和资本主义发展(传统经济结构的瓦解与近代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的建立与发展C)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50—70年代、新时期的改革开放C、90年代之后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C)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社会习俗、交通通讯、大众传媒AB)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经济危机—新政—意义C—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列宁时期、斯大林时期、后斯大林时期A)第八单元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B、经济区域集团化C与经济全球化B)必修三思想文化与科学技

8、术发展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B(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第二单元西方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