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排水管网考点

给排水管网考点

ID:37569756

大小:158.03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5-25

给排水管网考点_第1页
给排水管网考点_第2页
给排水管网考点_第3页
给排水管网考点_第4页
给排水管网考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给排水管网考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第1章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概论1、给水的用途通常分为:生活用水、工业生产用水、市政消防用水三大类。2、给水排水系统应具备以下三项主要功能:(1)水量保障,(2)水质保障,(3)水压保障。3、给水排水系统可以划分以下子系统:(1)原水取水系统,(2)给水处理系统,(3)给水管网系统,(4)排水管网系统,(5)废水处理系统,(6)排放和重复利用系统。4、城市用水量分类:(1)居民生活用水量,(2)公共实施用水量,(3)工业企业生产用水量和工作人员生活用水量,(4)消防用水量,(5)市政用水量,主要指道路和绿地浇洒用水量,(5)未预见用水量及给水管网

2、漏失水量。5、名词:(1)平均日用水量:即规划年限内,用水量最多的年总用水量除以用水天数。该值一般作为水资源规划和确定城市设计污水量的依据。(2)最高日用水量:即用水量最多的一年内,用水量最多的一天的总用水量。该值一般作为取水工程和水处理工程规划和设计的依据。(3)最高日平均时用水量:即最高日用水量除以24小时,得到的最高日小时平均用水量。(4)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用水量最高日的24小时中,用水量最大的一小时用水量。该值一般作为给水管网工程规划与设计的依据。6、用水量变化系数用水量的变化及变化系数p用水量的变化—用水量在一年之中的不同季节、月份及日期,以及

3、在一天24小时之间都可能发生波动,p影响因素—如季节、天气、工作日、休息日的变化三个重要的参数,反应用水量的变化情况,即年变化系数,日变化系数和时变化系数。u年变化系数—在设计年限内设计用水量(即最高年用水量)与期限内平均年的用水量之比值。u日变化系数—在一年中,最高日的用水量与平均日的用水量之比值。u时变化系数—在最高日内,最高小时的用水量与平均时的用水量之比值。7、用水量变化曲线图:(会作图)P78、清水池:用于调节给水处理水量和管网中的用水量之差。P9清水池n水质:消毒剂作用、贮存合格水、达“卫生标准”n水量:调节作用,满足城市取水量的要求。n水位:

4、工艺流程的较低液面,低于滤池,其后吸水井有泵抽送。9n无论管网中是否有调节构筑物,都必须设清水池9、三个水质标准:(1)原水水质标准,(2)给水水质标准,(3)排放水质标准。10、三个水质变化过程:(1)给水处理,(2)用户用水,(3)废水处理。11、给水管网系统和排水管网系统均应具有以下功能:(1)水量输送:即实现一定水量的位置迁移,满足用水与排水的地点要求;(2)水量调节:即采用贮水措施解决供水、用水与排水的水量不平均问题;(3)水压调节:即采用加压和减压措施调节水的压力,满足水输送、使用和排放的能量要求。12、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特点:给水排水管道系统

5、具有一般网络系统的特点:即分散性(覆盖整个用水区域)、连通性(各部分之间的水量、水压和水质紧密关联且相互作用)、传输性(水量输送、能量传递)、扩展性(可以向内部或外部扩展,一般分多次建成)等。同时给水排水管道系统又具有与一般网络系统不同的特点,如隐蔽性强、外部干扰因素多、容易发生事故、基建投资费用大、扩建改建频繁、运行管理复杂等。13、给水管网系统的组成:给水管网系统一般是由输水管(渠)、配水管网、水压调节设施(泵站、减压阀)及水量调节设施(清水池、水塔、高位水池)等构成。14、给水管网系统类型1.按水源的数目分类(1)单水源给水管网系统(2)多水源给水管

6、网系统2.按系统构成方式分类(1)统一给水管网系统(2)分质给水系统(3)分区给水系统3.按输水方式分类(1)重力输水:水源处地势较高,清水池中的水依靠重力进入管网系统,无动力消耗,较经济。(2)压力输水:依靠泵站加压输水。15、排水管道系统的组成排水管道系统一般由废水收集设施、排水管道、水量调节池、提升泵站、废水输水管(渠)和排放口等组成。16、排水管网系统的体制:是指在一个地区内收集和输送废水的方式,简称排水体制(制度)。它有合流制和分流制两种基本方式。1.合流制是指用同一种管渠收集和输送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的排水方式。根据污水情汇集后的处置方式不

7、同,又可把合流制分为下列三种情况:(1)直排式合流制:特点:对水体污染严重,系统简单。(2)截流式合流制(3)完全合流制2.分流制9分流制是指用不同管渠分别收集和输送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的排水方式。排除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的系统称为污水排水系统排除雨水的系统称为雨水排水系统。根据雨水的排除方式不同,分流制又分为下列两种情况:(1)完全分流制:特点:比较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但对城市管渠的一次性投资较大。(2)不完全分流制(3)半分流制3.混合制在一个城镇里随着城市的发展,既有分流制(新城区),又有合流制(老城区),这种体制可称为混合制。第2章给水排水管网工

8、程规划1、给水排水工程规划原则(1)  执行相关政策、法规(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