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必修二考试内容和要求解读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必修二考试内容和要求解读

ID:37580222

大小:46.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5-25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必修二考试内容和要求解读_第1页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必修二考试内容和要求解读_第2页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必修二考试内容和要求解读_第3页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必修二考试内容和要求解读_第4页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必修二考试内容和要求解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必修二考试内容和要求解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学业水平测试必修二考试内容和要求解读1人口与城市1.1人口增长模式1.1.1知道人口增长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一.人口增长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⑴原始低增长阶段主要特点: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自然增长率低,且波动较大,人口增长处于相对静止或低速增长状态。农业社会时期即处于这一阶段。目前,世界上只有极少数生产方式落后的原始群体,仍处于这个阶段。人口增长模式:高高低(原始型)⑵加速增长阶段主要特点:人口出生率仍保持在较高水平,但死亡率迅速下降,使得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人口急剧增长。这一阶段出现在工业化初期。发达国家一般在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开

2、始进入这一阶段,非洲东部的坦桑尼亚、肯尼亚等国家,目前仍处于这个阶段。人口增长模式:高低高(传统型)⑶增长减缓阶段主要特点:人口出生率开始下降,死亡率继续下降并达到低水平。随着两者差距逐渐减小,自然增长率逐渐降低,人口增长的速度开始减慢,人口的平均寿命继续上升。欧美发达国家一般在20世纪50年代前后开始进入这个阶段,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目前正处于这个阶段。人口增长模式:高低高(传统型)⑷低速增长阶段主要特点:人口出生率进一步下降,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差距进一步减小,自然增长率很低,有些国家甚至已开始出现人口零增长或负增长。同时,人口的平均寿命进一步延长。德国、英国

3、和法国等欧洲发达国家目前已经进入这一阶段。人口增长模式:低低低(现代型)1.1.2.结合实例,说明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以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对比为例1.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发展中国家大多面临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快,以及0~14岁的儿童比重过大等问题。人口增长过快,会加大对经济、就业、资源和环境等方面的压力;青少年及儿童的比例过大,造成巨大的人口增长惯性。面对严峻的人口形势,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赞成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降低过高的人口自然增长率。2.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发达国家普遍面临的人口问题是人口增长缓慢和

4、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会带来劳动力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一些发达国家采取鼓励生育的政策,并接纳来自海外的移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负面影响。1.2人口迁移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1.人口迁移概念:通常是指人口在地区之间迁出或迁入,而发生居住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改变的人口移动现象。人口流动:通常是指因工作、学习、旅游、探亲等原因临时或短期离开居住地外出活动,而不变更户籍的人口移动现象。如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出现的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谋求发展,特别是涌向各大中城市,形成的一种特殊的人口流动—“民工流”。2.不同时期、不同地区

5、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分析⑴人类社会早期:自然条件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为满足最低限度的生存需求,受天然食物的吸引,经常迁移流动。⑵古代农业社会:土地开垦的吸引或逃避灾荒、战乱、宗教迫害等,是造成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⑶18~19世纪的世界人口大迁移①结束了“旧大陆”与“新大陆”长期隔绝的局面;②新航线的开辟,便捷了新旧大陆之间的联系;③资本主义发展和殖民主义扩张⑷二战后的世界人口迁移政治原因:如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印巴分治等引起的人口迁移经济原因:如外籍劳工和技术移民等战   争:如国际难民、如环境移民新兴城市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如美国人口从东北部向西部新兴工业

6、城市转移小结: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等差别,是造成人口移动的最主要原因1.3环境承载力与环境人口合理容量区别1.环境承载力是指在某一时期内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经济与社会活动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将遭到破坏而失去平衡,并最终失去原有的承载能力。其中资源承载力又称环境人口容量,是指某一时期内,在既能维持人们的基本生活,又不会破坏生态平衡和未来发展能力的情况下,地球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即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2.人口合理容量即一个地区人口数量保持在多少才最适宜,最早是从经济或福利角度提出的,主要讨论的是区域最佳的人口规模或理想的人口规模。一般来说,一个

7、国家或地区的合理人口容量要小于环境人口容量。1.4城市的空间结构城市的外部形态:团块状、条带状、组团式1、城市功能分区——相同的城市用地类型发生集聚(1)商业区:位于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交通便利,通信发达,人流量大;付租能力强。特殊是商业区★中心商务区(CBD):建筑密集、高楼林立、交通便捷——面积有限,但需求量大(2)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边缘,交通便利,大多有河流或铁路、公路经过。(3)住宅区:是城市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4)文化区:一般要求环境优美,远离工业区和商业区。城市建设要注意保护文物古迹。2、城市地域功能分区形成的原因:经济因素、历史因

8、素、社会因素、行政因素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经济因素是影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