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化学隐藻门甲藻门

水生化学隐藻门甲藻门

ID:37598925

大小:880.55 KB

页数:33页

时间:2019-05-12

水生化学隐藻门甲藻门_第1页
水生化学隐藻门甲藻门_第2页
水生化学隐藻门甲藻门_第3页
水生化学隐藻门甲藻门_第4页
水生化学隐藻门甲藻门_第5页
资源描述:

《水生化学隐藻门甲藻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节隐藻门学习重点门的特征常见种属特征生长的环境条件与养殖关系一、生态分布隐藻类是一个种类较少的类群,淡海水都有,在有机物和含氮化合物丰富的水体中大量繁殖可形成“水华”。温暖季节(5、6月份)出现,成为高产肥水鱼池的优势浮游植物,大量繁殖形成红褐色或墨褐色的云彩,做肥水指标;鱼池中出现隐藻,白鲢生长快。二、体制及体形1.单细胞:大多数为运动的单细胞个体,椭圆形、卵圆形。2.不定型群体:少数种类。三、主要特征及形态构造(1)细胞形状:单细胞,背面隆起,腹面平直或凹入,整个细胞左右不对称,3-6μ。(2)细胞壁:无真正细胞壁,细胞裸露或仅具表质,柔软或坚固。(3)纵沟或口沟在腹侧有一

2、条向后延伸的纵沟,沟两侧有许多无色棒状的刺丝胞。(4)鞭毛:二条不等长的鞭毛从纵沟或口沟发出,侧生。(5)原生质体:1)色素;叶绿素a、c,β-胡萝卜素;还有藻胆素。2)色素体;1-2个,大型,叶状,位于背腹两侧。3)颜色;金褐色,黄绿色4)贮存物质:淀粉、脂肪5)细胞核;一个,真核四、繁殖:游动的种类--纵分裂群体、不具鞭毛的种类--游动孢子五、分类及常见种类的特点此门仅1纲,隐藻纲Cryptophyceae,分5科。我国记载仅1科。常见的2个属:蓝隐藻属Chroomonas和隐藻属Cryptomonas1、隐藻属(Cryptomonas):细胞椭圆形,豆形、卵形,有背腹之分,背

3、部隆起,腹部平直或凹入,前端截头形或钝圆,后端宽或窄的钝圆。纵沟或口沟明显,鞭毛2条,略不等长,自口沟伸出,常小于细胞长度。色素体多为2个,有时1个,黄绿色或黄褐色,或有时为红色。细胞核1个,位细胞后端。细胞长卵形,椭圆形、近球形、圆柱形或纺缍形。前端斜截或平直,先端钝圆或渐尖,背腹扁平,2条鞭毛不等长。纵沟或口沟常不明显。色素体多为1个,也有2个的,盘状,边缘常具浅缺刻,周生,呈蓝色到蓝绿色。细胞核1个 ,位细胞下半部。常见是尖尾蓝隐藻Chroomonasacuta。2、蓝隐藻属Chroomonas六、主要特征1、多为单细胞运动个体,有2条鞭毛,顶生或侧生。少数形成不定形群体。2

4、、细胞有背(隆)腹(平)之分,前端钝圆或斜截形。3、大部分种类细胞不具纤维素细胞壁,细胞外有一层周质体,柔软或坚固。4、除chla、c外,β-胡萝卜素,还具藻胆素;色素体1-2个,叶状;贮藏物质为淀粉和油滴。5、繁殖:游动的种类主要为纵分裂,群体或不具鞭毛种类产生游动孢子。七、复习题1.熟记隐藻门主要特征,隐藻属的主要特征。2.隐藻的生态分布条件及隐藻在养殖上的意义。第三节甲藻门(Pyrrophyta)学习重点门的特征、常见种属特征、甲片式、甲藻门和隐藻门的异同点、在渔业养殖生态中的作用一、形态特征1.体制:绝大多数甲藻为单细胞能运动的种类,少数为丝状体或单细胞连成的各种群体。2.

5、形态:具2条鞭毛,可运动,细胞呈球形、卵形、针形至多角形等。有背腹之分,背腹扁平或左右侧扁。二、主要特征及形态构造1.细胞壁(1)具壁种类:以纤维质为主,形成甲片。(2)裸露种类:具有坚硬不变形的周质(表质)。2.原生质体(1)色素:叶绿素a、c和β-胡萝卜素,特殊的甲藻素(环甲藻素、新甲藻素、硅甲藻素)和多甲藻素。(2)颜色:呈黄褐色或黄绿色。(3)色素体:多个,盘状或棒状等。(4)蛋白核:数个。(5)细胞核:间核,一个大而明显,圆形或椭圆形,但在纵分裂过程中核膜不消失,不形成纺锤体,并且具碱性蛋白,所以甲藻核也称间核,介于原核与真核之间,故甲藻为间核生物。3.纵沟与横沟(1)横

6、沟:位于细胞中部或偏于上方或下方,可绕藻体一周或半周;把藻体分为上下两部分,各称上甲和下甲。(2)纵沟:位于下甲的腹面与横沟相交,也可延伸至上甲(无纵沟的一面为背面)。右旋左旋4.鞭毛:具两条不等长的鞭毛(不等鞭毛类),从纵横沟的相交处发出,一条环绕横沟中。5.贮存物质:淀粉、脂肪(油滴)。三、分类及常见种类的特点1.纵裂甲藻亚纲:海水产,壁左右两片合成,无纵横沟,二条鞭毛着生于细胞顶端。2.横裂甲藻纲:共分5个目,以多甲藻目为主(裸甲藻亚目和多甲藻亚目)。(1)裸甲藻亚目:细胞裸露或具有薄的许多相同多角形小片组成壁。裸甲藻属(裸环藻属)(Gymnodinium):卵形、圆形或椭圆

7、形。大多两侧对称。细胞裸出或仅具周质膜,表面光滑。横沟位于细胞中部,绕细胞一周;纵沟仅在下甲或略上升于上甲部分。细胞上、下两端钝圆,上、下甲基本等大或不等大。多背腹扁平。呈黄褐色。大量繁殖形成水华,可做饵料。多甲藻属(Peridinium):细胞呈球形、椭圆形或多角形。背部明显突出,腹部直或凹入,纵横沟明显,核位于细胞中部,体外甲片明显。色素体多个,颗粒状、周生,黄褐色或红褐色。大量繁殖使水呈棕红色,对鱼有害。绝大多数为海产种类。角甲藻属(Ceratium):单细胞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