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微生物学第1章病毒

环境微生物学第1章病毒

ID:37600853

大小:4.53 MB

页数:61页

时间:2019-05-12

环境微生物学第1章病毒_第1页
环境微生物学第1章病毒_第2页
环境微生物学第1章病毒_第3页
环境微生物学第1章病毒_第4页
环境微生物学第1章病毒_第5页
资源描述:

《环境微生物学第1章病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非细胞结构的超微生物——病毒第一篇:微生物学基础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专性寄生在活的敏感宿主体内,可通过细菌过滤器,大小在0.2μm以下的超微小微生物。一、病毒的特点形体极其微小。必须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一般都可通过细菌滤器(孔径为0.45μm或0.22μm);非细胞结构。故也称分子生物;其主要成分仅有核酸和蛋白质两种;专性寄生。必须寄生在活的敏感宿主细胞内,它们在活细胞外仅表现为生物大分子的特征,只有进入宿主细胞后才表现出生命的特征。只含DNA或RNA的遗传因子。二、病毒的分类(自学)1971

2、年以后,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nternationalCommitteeforTaxonomyViruses,ICTV)建立了统一的病毒分类系统。在2005年7月第八次发布:将病毒分为3个目,73个科,11个亚科,289个属,1950个种。病毒分类是根据宿主、所致疾病、病毒粒子的大小、病毒的结构和组成,核酸的类型、复制的模式,有或无被膜等进行。根据核酸分类:DNA病毒和RNA病毒根据专性寄主分类:植物病毒、动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放线菌病毒(噬放线菌体)、藻类病毒、真菌病毒。根据所致的疾病可分为:

3、流行性感冒病毒、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等动物性病毒;以及烟草花叶病毒、水稻萎缩病毒、番茄丛矮病毒等植物性病毒。病毒的分类动物病毒寄生在人体和动物体内引起人和动物疾病:如流行性感冒、水痘、麻疹、腮腺炎、乙型脑炎、脊髓灰质炎、甲型肝炎、乙型肝炎、天花、爱滋病等。植物病毒引起植物疾病:烟草花叶病、番茄丛矮病等。噬菌体寄生在细菌体内引起细菌疾病。用蓝细菌噬菌体控制水华。冠状病毒水生动物皮瘤中的虹色病毒IvanovskyBeijerinkWendellStanley三、类病毒和朊病毒类病毒:比病毒更加小,为环

4、状单链RNA,约有250~370个核苷酸长度,可通过机械途径或花粉或胚珠在植物间传播,在宿主内复制。类病毒可引起马铃薯纺锤形块茎病、柑橘裂皮病和化菊矮病。朊病毒:是一种引起牛、羊疾病的感染因子(蛋白样感染颗粒),没有检测到核酸存在。朊病毒可导致退化性神经系统紊乱的疾病,如羊瘙痒症。可引起人和动物的神经性疾病,如牛海棉状脑病(BSE或疯牛病)致使家族性痴呆。二、病毒的形态和结构1、病毒的大小测量的单位是纳米,多数病毒粒子的直径在10~300nm左右。不同病毒的大小差别较大。病毒和细菌的相对大小支原体痘病毒

5、疱疹病毒流感病毒1μ葡萄球菌细小核糖核酸病毒最大与最小的动物病毒天花病毒200×300nm脊髓灰质炎病毒口蹄疫病毒10nm2、病毒的形态动物病毒:球形、卵圆形、砖形等。植物病毒:杆状、丝状和球状。噬菌体:蝌蚪状和丝状。病毒的化学组成病毒粒子的主要成分是核酸和蛋白质。核酸位于病毒粒子的中心,构成了它的核心(核酸内芯)或基因组;蛋白质包围在核心周围,构成了病毒粒子的衣壳。衣壳是由许多在电镜下可辨别的形态学亚单位——衣壳粒所构成。有些病毒含有类脂质和多糖(被膜)3、病毒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病毒的结构裸露病毒粒子:

6、不具被膜(亦称囊膜)在核衣壳外面有被膜包围所构成的病毒粒子。艾滋病病毒蛋白质衣壳病毒的对称性构型立体对称型:主要为20面体,如腺病毒、疱疹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呼肠孤病毒、SARS病毒、禽流感病毒等。螺旋对称型:烟草花叶病毒、狂犬病毒、流感病毒。复合对称型:大肠杆菌T系噬菌体,头部呈立体对称型(20面体),尾部为螺旋对称型。蛋白质衣壳的功能:保护病毒使其免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决定病毒感染的特异性,使病毒与敏感细胞表面特定部位有特异亲和力,病毒可牢固的附着在敏感细胞上;病毒蛋白质还有致病性、毒力和抗原性。腺

7、病毒粒子的三维结构人体腺病毒负染照片腺病毒结构(多面体对称)A.SARS病毒的结构图B.电子显微镜下的SARS病毒H5N1型禽流感病毒烟草花叶病病毒的结构(螺旋对称)RNA核壳体烟草花叶病毒的杆状壳体由2130个壳粒螺旋排列而成,大约有130个螺旋。大肠杆菌的T4噬菌体是由椭圆形的二十面体头部和螺旋对称的尾部组合而成,是病毒中复合对称的代表。大肠杆菌的T4噬菌体结构(复合对称型)病毒的核酸DNA(脱氧核糖核酸)。RNA(核糖核酸)动物病毒有的含DNA,有的含RNA。植物病毒大多数含RNA,少数含DNA。

8、噬菌体大多数含DNA,少数含RNA。病毒核酸的功能:决定病毒遗传、变异和对敏感宿主细胞的感染力。病毒的被膜(囊膜):类脂质中50%~60%为磷脂,其余为胆固醇。具有被膜病毒:痘病毒、腮腺炎病毒、流感病毒等。基本特点:无生长过程;不是以二分裂方式繁殖;由病毒基因组的核酸指令宿主细胞复制大量病毒核酸,继而合成大量病毒蛋白质,最后组装成大量子病毒,并从宿主细胞中释放出来。以噬菌体为例。吸附、侵入、复制、成熟(装配)、裂解和释放。三、病毒的增殖过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