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生活方式与健康

行为、生活方式与健康

ID:37606289

大小:604.05 KB

页数:46页

时间:2019-05-13

行为、生活方式与健康_第1页
行为、生活方式与健康_第2页
行为、生活方式与健康_第3页
行为、生活方式与健康_第4页
行为、生活方式与健康_第5页
资源描述:

《行为、生活方式与健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章行为、生活方式与健康教学内容概述1危害健康的行为23促进健康的行为34行为改变干预43减少行为危险因素的社会卫生措施51.行为(behavior)定义:是个体或群体对环境刺激做出的反应。广义:内在行为—人的心理活动过程外显行为—可以直接观察到的行为分类:(1)产生:先天性的定型行为后天习得的各种行为(2)环境适应:适应不良行为(3)健康:健康相关行为危害健康的行为(危险行为)一、行为、生活方式的内涵2.生活方式(lifestyle)广义:指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所从事的一切活动方式,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资料的生产和消费方式。狭义:指包括物质和精神生活资料

2、的消费方式。物质生活资料的消费方式精神生活方式闲暇生活方式一、行为、生活方式的内涵意义:满足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食物、水、保暖、安全等需要等。组成:(1)消费水平:人均收入水平、人均支出水平。(2)消费结构:恩格尔系数(一个家庭中食品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3)消费观念:对待物质消费的认识和态度。物质资料的生活方式影响因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观念,个人价值观对精神生活方式的评价。主要内容:(1)通过各种媒体获得信息。(2)家庭成员之间的交往。(3)建立和保持社会交往网络。(4)参与宗教活动,获得心理慰籍。(5)从事业余爱好和创作。(6)参与或观看文艺、体育、旅游

3、活动等。精神生活方式闲暇时间:可以由各人自由支配的时间。作用:起着补偿劳动消耗,恢复脑力和体力,增进身体健康,满足精神生活的需要。判断标准:(1)是否有利于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2)是否有利于个人的全面发展,特别是有利于健康。闲暇生活方式二、行为、生活方式与疾病(一)生活方式改变对疾病构成的影响生活地点工作饮食性行为物质使用紧张程度身体活动农村体力劳动、户外传统饮食保守性观念、性禁锢较少的吸烟、饮酒较少的紧张充足城市脑力劳动、室内方便食物,高脂肪,高胆固醇开放的性观念、不安全的性行为大量吸烟、酗酒、使用药物和毒物高度的紧张缺乏改变不良行为生活方式已成为医学面

4、临的重要任务主要疾病和死亡与行为生活方式变化有密切的联系可预防的十大危险:低体重、不安全的性行为、烟草、酒精、不安全饮水、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高胆固醇、高血压、固体燃料导致的室内污染、铁缺乏、超重/肥胖不可改变危险因素●年龄●性别●遗传可改变危险因素Ⅰ(不健康生活习惯和心理)●吸烟●过量饮酒●缺乏运动●不合理膳食●不健康心理●血压升高(高血压)●血糖升高(糖尿病)●血脂紊乱(血脂异常)●体重增加(超重肥胖)●癌前病变或更早期变化慢性病(器质性病变)●冠心病●脑卒中●肿瘤●慢阻肺●周围血管病死亡可改变危险因素Ⅱ(生物学指标的异常)社会经济文化环境慢性病发生发展模式图(二

5、)不良行为、生活方式与疾病的关系1.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流行病学的转变可预防的行为危险因素:不健康的饮食、缺乏运动、吸烟(高血压、高胆固醇、水果和蔬菜摄入量不足、超重/肥胖、缺乏身体活动、使用烟草)人类已掌握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方法二、行为、生活方式与疾病(二)不良行为、生活方式与疾病的关系2.传染性疾病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一直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主要措施;社会环境的改变、人口流动增加、人们的遵医行为降低,导致结核病的重新流行;预防新出现的传染性疾病,行为和生活方式起关键作用。二、行为、生活方式与疾病不良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是导致恶性肿

6、瘤发病率升高,影响恶性肿瘤结局的主要因素。占人类前三位的主要死亡原因。“哈佛癌症预防报告”:美国2/3的癌症死亡与吸烟、饮食、肥胖、缺乏运动有关。恶性肿瘤行为、生活方式可能与之相关的恶性肿瘤吸烟肺癌、膀胱癌、口腔癌、胰腺癌、肾癌、胃癌、喉癌、食管癌、结肠癌饮酒口腔癌、咽癌、喉癌、直肠癌、肝癌过多进食动物脂肪和肉类乳腺癌、结肠癌、前列腺癌缺乏微量元素和维生素C胃癌、食管癌食用霉变食品肝癌、食管癌过多进食烟熏、腌制食品胃癌食物中缺乏纤维素结肠癌过渡紧张与应激各种恶性肿瘤性行为紊乱生殖系统恶性肿瘤恶性肿瘤的部分行为、生活方式危险因素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脑

7、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很多因素相关,但行为和生活方式起着最为严重的作用。主要包括:吸烟、进食高胆固醇食物、摄入过多的钠盐、缺乏运动与心理紧张。肥胖症、糖尿病、高血压病、慢性酒精中毒等疾病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关系密切。疾病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低钾与高钠摄入、超重与肥胖、遗传因素、饮酒、缺乏运动、心理紧张与应激冠心病高血压、高胆固醇、吸烟、糖尿病、肥胖、缺乏运动、A型行为类型与应激脑卒中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各种心脏病高血压、冠心病与脑卒中主要危险因素位居非传染性疾病的第三位。是一种全身慢性代谢性疾病。胰岛素依赖型(IDDM):遗传因素、病毒感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