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古诗教案

六下古诗教案

ID:37608364

大小:176.5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9-05-25

六下古诗教案_第1页
六下古诗教案_第2页
六下古诗教案_第3页
六下古诗教案_第4页
六下古诗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六下古诗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舒兰市实验小学“精品教案”教案用纸(正页)课题1-3七律·到韶山年级六年课型阅读课授课时间课时2总第()课时撰写教师林春艳教学目标1、认识“韶、咒、牺”三个生字,会写“咒、霸、牺”三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理解诗意,感受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革命精神与英雄气概。4、培养学生学法指导下的自学能力。教学重点1、按照古诗学习六步法每一步要求朗读古诗。2、理解诗意,感受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豪情壮志。教学难点1、赏析古诗,感受这首还乡诗与众不同的基调。2、体会诗中所包含的复杂感情。教具课件关于这首诗的写作的背景资料,预习提纲和教学课件。板书板画设

2、计七律·到韶山       毛泽东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思乡之情)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怀念赞颂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激昂豪迈)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喜悦之情)预习设计1、古诗学习六步法的内容是什么?2、运用学法完成下列预习任务(1)、注意“咒、霸、牺”字的书写及“教、重、卷、为”的读音。(2)、画出朗读这首诗时正确的节奏及韵脚的重读。(3)、介绍诗的作者及诗的写作背景;理解重点词义;根据注释及工具书来理解诗意。(4)、体会作者的情感(5)、欣赏评价(6)、熟练背诵。舒

3、兰市实验小学“精品教案”教案用纸(副页)教学过程设计(含时间分配)导入要精炼过程要精简语言要精彩方法要精当板书要精辟第一课时一、铺垫导入,引生入境。  1、导言:韶山在湖南省湘潭县,是毛泽东的故乡,1911年,毛泽东走出韶山到长沙求学。时隔多年,毛泽东回到久违的故乡,写了一首《七律·到韶山》抒发自己的情怀,此时他已经是66岁的老人。今天我们就共同学习毛泽东的这首还乡诗《七律·到韶山》,去感受这首还乡诗那种与众不同的基调。二、研读古诗,达成目标。(一)一读扫生字检查作业1的完成情况。1、拿出预习提纲,汇报生字自学情况。2、教师指导生字“咒、霸、牺”的书写及强调注

4、意的地方;多音字正音:“卷、为、数、教、重”。出示幻灯片。3、生字障碍扫除了,轻声自读古诗,要求读的正确流利。4、检查读的情况,要求其他同学注意倾听,看他读得是否正确、流利。(二)二读明韵律1、指名按预习提纲上划分的节奏读古诗,师生点评,形成共识后教师标出朗读的节奏及要重读的韵脚。(板书)七律·到韶山       1959年6月毛泽东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2、教师范读。3、指导朗读,要求正确、流利读出节奏与重音。二次建

5、构舒兰市实验小学“精品教案”教案用纸(副页)教学过程设计(含时间分配)导入要精炼过程要精简语言要精彩方法要精当板书要精辟(三)三读晓诗意检查作业3的完成情况。1、请学生介绍作者及本首诗的写作背景。2、在预习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不理解的词语提出来,大家帮你解决。3、理解诗意。(1)理解前两句诗意。①请同学读第一、二句诗。②同桌之间互相说说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③汇报你对这首诗的理解。④将诗意批注在书上。(2)理解后两句诗意。①齐读后两句诗②用自己的话解释这两句的诗意,师生点评。③将后两句诗意批注在书上。④整体说一说你对这首诗的理解。4、你能说说这四句诗的关系吗?5、

6、多种方式再读古诗,要求不但能正确流利有节奏读出诗句,还要读出正确的语气、语速及重音。四、布置作业。1、四读悟诗情。(1)画出体现作者情感变化的词语,体会作者情感变化。(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五读赏评析。(1)这首诗中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2)你觉得这首诗哪句或哪个词写得好,说说你的理由?3、六读成吟诵。有感情吟诵,要求读出正确的韵律重音,正确的语气语调,并熟练背诵。第二课时二次建构舒兰市实验小学“精品教案”教案用纸(副页)教学过程设计(含时间分配)导入要精炼过程要精简语言要精彩方法要精当板书要精辟一、复习导入。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七律·到韶山》的

7、诗意。二、继续研读古诗,检查课前的预习情况。(一)四读悟诗情1、汇报在预习提纲中画出的情感变化的词语。体会作者情感变化。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学生汇报预习所得,全班交流、研讨,教师适时点拨。3、有感情朗读古诗,读出诗人激动感慨,激昂豪迈之情。读出正确的语调。(二)、五读赏评析。1、这首诗中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2、你觉得这首诗哪句或哪个词写得好,哪个词需要重读,说说你的理由?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教师适时点拨:这首还乡诗写得气势宏大豪放,它融记叙,抒情和议论为一体,同时运用了多种对比的艺术手法,如时间上的昔与今对比,色彩上红与黑的对比,感情上咒与喜对比等等。

8、总体格调上形成了从灰暗凝重到明朗欢快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