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联合, 让孩子快乐成长

家校联合, 让孩子快乐成长

ID:37611603

大小:2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6

家校联合, 让孩子快乐成长_第1页
家校联合, 让孩子快乐成长_第2页
家校联合, 让孩子快乐成长_第3页
家校联合, 让孩子快乐成长_第4页
资源描述:

《家校联合, 让孩子快乐成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家校联合,让孩子快乐成长实验小学单伟波有人说:“快乐是最不堪闻问的东西,如果不相信,请问自己三遍:我快乐吗?”我想,“快乐”应该是人类生活追寻的一个目标,可是,我们的孩子从入学开始,似乎“快乐”就被夺去了大半。前几天,我的一个家长通过电话跟我哭诉了半个多小时,原因是辅导孩子认识钟表几时半,怎么教也没教会,然后把孩子打了一顿,还把一个新买的小表摔了个粉碎,她问我:她的孩子是不是没有希望了?还有一个孩子,一到考试就不愿意上学,找奶奶倾诉:“奶奶,你看你和我爷多好,天天在家呆着,还不用考试,我天天上学那么累,考不好我妈还得打我!”

2、我还接过一个五年级的班,那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孩子,第一个期中考试,他告诉我:“达不到95分,骂一顿,90分以下女子单打,80分以下男女混合双打。”想想,孩子在这样的家庭里,如果没有老师对家长的辅导,孩子在学习上如何树立自信?怎么能得到快乐?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何让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就成了班主任课堂教学之外最重要的工作。一、与家长经常沟通,确保沟通效果。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最忌告状式的交谈,因为这种方式会出现两个结果,一是家长爱面子以后怕和老师见面,二是回家后孩子会挨一顿打,很显然这

3、样的沟通不会得到什么积极的效果。教师与家长的沟通,要让家长感受到老师的真诚,是在为教育好他们家的孩子而出谋划策,这样家长才能与老师毫无顾忌的交流,老师才能找到适合这个孩子的教育方法。通过与家长的沟通我了解到:期中考试以后,我班有一个孩子数学打了75分,回家后他告诉家长打95分,家长高兴地表扬孩子一翻,可是卷子一发露馅了,家长这个气呀,小打了孩子一次,其实,如果在家庭教育中给孩子的心里打上诚实不说谎的烙印,不用粗暴的方式对待孩子,孩子又有什么必要去说谎?了解了这个情况,我帮家长进行了分析,又谈了一些具体的教育方法和措施,让家长

4、知道:父母对子女是应该严格要求,但是应经常用适当的奖励办法引导其行为,而不是用惩罚的方式约束其行为,在孩子遇到困难时,给他们一点勇气和力量;在孩子遇到挫折时候,给他们一点理解和自信;在孩子遇到困惑时,给他们以点拨;在孩子遭遇失败时,给他们以支持。为什么一些成绩不好的孩子要造假,怕老师见家长?很大程度上是大人教育方法欠妥造成的,所以在每次开家长会时,我都会把不准打骂孩子提到首要位置加以强调,孩子的学习成绩好坏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孩子能否身心健康快乐地成长。我教过一个大家公认的学习差生,他就经常央求妈妈:“你快给老师打个电话吧

5、!你到学校去跟老师谈谈吧!看看我现在行不行?有没有进步?”我想,这样一个孩子,我们做老师的没有理由让他不快乐。为什么非得强求一个本就缺乏数的概念的孩子去学奥数?为什么非得强求一个本就考不上大学的孩子去考大学?二、要引导家长与孩子多沟通父母要与孩子建立亲密的朋友关系,与孩子多交流,特别要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这样,孩子也能平等地对待他人,必要时,家长要学会向孩子道歉。这种道歉,家长并不丢面子,相反,还会取得孩子更多的信任和尊重,同时孩子也会形成是非观念。在我与通过电话跟我哭诉的家长沟通后,家长跟孩子道了歉,并且又给孩子买了一块

6、新表,那天,孩子手腕上戴着那块表,端着手脖在我面前美美地转上了好几圈,直到我称赞他的表好看他才离开,知道他戴着表我就每天都问一两次:“хх,几点了?”我看现在,他的表也认得差不多了,事实证明,家长与孩子建立互相平等的关系,互相成为能谈心的好朋友,这才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否则,孩子一进入青春期,你会更加觉得孩子的心离你越来越远,你都猜测不到每天他在想什么?三、当好家庭教育的参谋目前,越来越多的家长已经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长们望子成龙,但又不掌握教育的规律和方法,这就要求老师当好家庭教育的参谋,现在电话的普及又为我们家校联系

7、提供了新的途径,我们每位班主任,电话的最大作用可能就是联系家长,我班的家长就经常用电话问这问那,有一次,一个家长说:“我们是农民,文化水平不高,也不懂什么教育方法,每次跟你谈过都有很大的收获,这次期中考试,孩子成绩这么差,我辅导也教不会,这孩子是不是完蛋了?”我告诉他:“学习成绩不是衡量一个学生的唯一标准,只要孩子能尽力,成功与否都无可指责,能上大学固然好,上不了大学也不能说不能成才,看看身边那些把生意经营得红红火火的人,他们都上过大学吗?你能说他不是人才吗?”我又谈到教过的一些学生,上学时在班级成绩平平,但走向社会后事业也

8、干得轰轰烈烈,现在他们生活得都很好,所以不能仅以学习成绩来判断孩子能否有出息,关键在于了解孩子的身心特点、特长、兴趣、爱好,正确地引导孩子,让孩子健康地成长,将来成长自食其力对社会有用的人。这些年的教育经历使我懂得,家校沟通,可以架起一座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连心桥,愿我们的孩子都能在家校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