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汉字改革

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汉字改革

ID:37613999

大小:761.38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5-26

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汉字改革_第1页
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汉字改革_第2页
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汉字改革_第3页
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汉字改革_第4页
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汉字改革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汉字改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汉字改革——论秦始皇“书同文字”高更生我国古代新兴地主阶级的杰出政治家秦始皇在公元前221年统一全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革命措施,破旧立新,大胆改革。其中“书同文字”就是一个重要方面。“书同文字”,也叫“同书文字”、“书同文”或“同文书”,意思是要用同一样的文字来书写。任何文字都是不断地发展变化的。有的变化是自发的,有的变化是自觉的。只有自觉的变化才能称为文字改革。秦始皇的“书同文字”,制订了全国统用的小篆,并大力提倡隶书,废除了当时流行于各地的杂乱纷纭的

2、异体,对汉字进行了必要的简化,是自觉地有意识有计划地进行的,因此,这是一次名副其实的汉字改革运动。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认真地领导进行汉字改革的第一个人,在汉字改革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一、秦始皇改革汉字,是为了适应新兴地主阶级中央集权制的需要毛泽东同志说:“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文字是属于文化的范畴的。文字是语言的书写符号,是人类交际的辅助工具。从马克思主义语言学观点来看,“语言既是交际的工具,又是社会斗争和发展的工具。”(斯大

3、林:《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文字作为书写的符号,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障碍,克服语言本身的限制,达到交际的目的。秦始皇统一全国后,用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用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代替“世卿世禄”制和“分土封侯”制,因而大大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生产和交换的发展,需要总结、交流经验,订立文书契约,广泛进行书面交际,这就迫切需要有统一的文字。当时统一的中央集权制,需要向全国发布命令,统一政策,建立制度,宣传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思想,也迫切需要有统一的文字。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说:“天下之事无小大皆

4、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石”是120斤。秦始皇为了维护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一天要亲自看120斤重写在竹木简上的文字。如果文字不统一,阅读文书就有一定的困难,势必影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的统治。那么,秦始皇统一六国前文字的情况是怎样的呢?战国时期,正是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大变革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文字的应用范围扩大了,新造字、简化字、异体字逐渐多起来。加以长时期的分裂,各诸侯国政治、经济、文化都自成体系;各国之间的文字差异,就更为突出。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5、·叙》就说,当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我们从出土的战国钟鼎、陶器、兵器、货币、竹简、印玺上可以看出,当时文字的分歧的确很严重。人们根据文字的风格结构,习惯上把战国文字分为秦、三晋(韩赵魏)、齐、楚、燕五个类型。现在以“阳”字为例,看当时书写的混乱情况。-165--166-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到,同一个字不但在不同诸侯国有不同写法,而且在同一个诸侯国内,写法也不同;不但秦国同六国的文字不统一,而且秦国文字本身也不统一。有的增加偏旁,有的减少偏旁。偏旁的位置不固定,有的在左,有的在右。偏旁的方向也不固定,有的朝左,有

6、的朝右,还有的倒立。一个偏旁有的多一笔,有的少一笔。因此,一个字就有很多写法。上举“阳”字列了28个。我们掌握的资料有限,实际上的异体写法还会多得多。由于异体多,字形变化大,这个诸侯国的人对另一诸侯国的文字,就有许多字是不认识的。鉴于以上情况,坚定地奉行法家路线,“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韩非:《五蠹》)的秦始皇,为了维护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巩固新建立的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的统治,统一六国后的当年(公元前221年),就毅然决然地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制定了“书同文字”的政策,大刀阔斧地开展了我国历史

7、上的第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汉字改革运动。二、制定小篆,结束了古文字异体繁多的混乱局面秦始皇改革汉字的重要措施是制定并推行了小篆。《说文解字·叙》说:“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可见,所谓小篆,是以“秦文”为标准,废除六国文字中与“秦文”不同的字;作为“秦文”的史籀大篆本身也不统一,就把史籀大篆进行整理、简化,在这个基础上制定出了小篆。关于用小篆整理和简化汉字的情况,可以拿小篆同秦统一前的文字进行对比,看出大体轮廓。什么是史籀大篆,历来说法不一。

8、从《说文解字》上所收的200多个籀文来看,所谓史籀大篆,应该是春秋到战国初期秦国的文字。做为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篆书,我们还可①②以看到秦公、秦公钟上的文字和石鼓文。同这些文字相比,小篆采取了以下三方面的改革措施:第一,废除异体字。不仅废除六国文字的异体,也废除秦文字的异体。通过废除异体字,确定了每个字由哪些偏旁组成,每个字的偏旁的位置,也确定了每个字的偏旁的写法。-1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