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课标定稿(2011.5) (1)

历史与社会课标定稿(2011.5) (1)

ID:37614082

大小:248.00 KB

页数:51页

时间:2019-05-26

历史与社会课标定稿(2011.5) (1)_第1页
历史与社会课标定稿(2011.5) (1)_第2页
历史与社会课标定稿(2011.5) (1)_第3页
历史与社会课标定稿(2011.5) (1)_第4页
历史与社会课标定稿(2011.5) (1)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与社会课标定稿(2011.5) (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部分前言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经历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并存。这对每个人的人文素养和社会参与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充分体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努力吸收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切实提高青少年的公民素质,已成为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历史与社会》作为一门综合课程,力求遵循唯物史观,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顺应当代社会发展,突破原有的学科界限,整合历史、地理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帮助学生把握生活时空、人地关系,着力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全球视野和环境意识,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奠

2、定基础。50一、课程性质《历史与社会》是在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以历史、人文地理和相关学科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的综合文科课程。人文性。本课程的探究对象是人类的历史发展和社会现实生活,它以历史、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为支撑,从学生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出发,帮助学生适应社会变革,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树立崇高美好的理想。综合性。本课程注重史地知识的关联性、整体性,在统筹相关学科知识、优化课程内容结构的基础上,促使学生具有综合观察事物的眼界、掌握综合运用知识的方法、获得综合认识问题的能力。实践性。本课程强调历史与现实、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密切联系,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

3、,提倡体验、探究、合作的参与过程,采取多种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二、基本理念1.贴近社会生活,促进自主发展。本课程在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方面,重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社会生活的实际能力,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形成真实而全面的社会生活观念。502.提倡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养。本课程在培育学生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的过程中,注重帮助学生更为理性、更有智慧地认识人类的历史和生活的环境,正确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继承和弘扬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3.关注事物联系,体现综合价值。本课程的综合性来自相关内容的联系。包括生活主题与

4、史地知识的联系;历史与地理学科概念的联系;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历史现象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区域历史的纵向联系;区域之间的横向联系;重大事件的因果联系;史地知识与相关学科知识的联系。4.坚持唯物史观,揭示发展规律。本课程把社会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来看待,借助历史的眼光认识今天的社会,使学生纵向了解人类社会的进程,横向了解社会生活的内容,通过这种学习,认识历史与社会发展的规律,为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打下基础。三、课程设计思路作为一门综合课程,《历史与社会》以历史和地理为基础,整合相关人文社会科学内容,力求综合范围适当、建构形式合理。从公民教育的需要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基于

5、人类活动的地理环境,以人类文明的演进50特别是中华文明的发展为主线,以当代社会的发展为主题,整合“历史”与“地理”两个相互关联的学科领域,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地整体规划内容目标的设置与实施,这是本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依据这一设计思路,本课程的内容目标分设三个主题。主题一:生活的时空。以时间和空间为框架,帮助学生从生活的区域、生活的变化两个视角观察和感受生活的意义,同时获得有关地理、历史探究的专门技能和综合能力。主题二:社会变迁与文明演进。以人类社会的变迁为框架,认识人类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传承。主题三:发展的选择。以进入20世纪后中国和世界发展

6、道路的选择为框架,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为主线。50第二部分课程目标本课程综合历史、地理及相关学科的教学内容,旨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社会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正确面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环境中的各种问题,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中国与世界历史进程的基本事实,了解中国与世界人文地理的概况。2.了解社会生活的丰富内涵以及参与社会生活的多种方式和途径,理解个体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3.了解人类面临的

7、生态问题,理解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理解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504.了解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基本脉络以及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发展的基本趋势,理解近现代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曲折历程。5.运用多种方法和现代信息技术,收集、处理历史材料、地理和社会信息。(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观察、体验、感悟的过程,逐步提高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2.尝试多角度探究当前生活中的挑战与机遇,学会独立思考、提出疑问、进行反思,逐步提高自主选择与决断的能力。3.采用比较、分析、综合等方法,探究、解释历史和现实问题。4.运用辩证的、发展的观点认识历史进程,

8、评估人们做了什么、能做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