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发展策略研究开题报告书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发展策略研究开题报告书

ID:37629566

大小:63.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5-26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发展策略研究开题报告书_第1页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发展策略研究开题报告书_第2页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发展策略研究开题报告书_第3页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发展策略研究开题报告书_第4页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发展策略研究开题报告书_第5页
资源描述: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发展策略研究开题报告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共湖南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书题目: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发展策略研究姓名:钟洁琼年级:2015级专业:经济管理导师:刘建琼学区:直属学区学号:15101042102017年9月20日一、选题依据(目的、意义、学术价值、该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本人学术准备情况)1、选题的目的、意义、学术价值: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在中国兴起,这一新兴的金融力量对中国银行业经营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金融业创新典型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业务成几何级数增长,其中以余额宝为代表的化零为整的碎片化互联网理财、以支

2、付宝、财付通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以阿里小贷为代表的电商融资等互联网金融业务蓬勃发展,对传统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形成了一定的冲击,一时间成为金融业讨论最为热烈的话题。传统商业银行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探索和研究互联网浪潮背景下传统商业银行如何运用自身优势应对挑战并成功转型成为当前金融从业者的时代任务。自2013年以来,我国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呈现爆发式增长的态势。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研究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传统金融业的影响和对策问题,首先,有利于丰富和发展互联网金融和普惠金融的基础理论,明确互

3、联网金融和普惠金融的发展方向、趋势和技术路径;其次有利于促进国内传统金融业和互联网金融业的融合发展,提升金融业的竞争力,对于实现传统金融业的顺利转型及普惠金融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价值。(一)理论意义互联网金融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等一系列现代信息科学技术实现资金融通的一种新型的金融服务方式。以“开放、平等、协作、分享”为精神的互联网开始步入到传统金融行业里面,由于网络的飞速发展,并且在发展的同时还和金融行业的发展相互渗透。“互联网金融”成为一个新的研究和讨论热点。本课题试图通过梳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及主要特

4、征,深入探讨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影响,进而提出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对策,10因此对于丰富和发展金融创新理论、银行营销理论、银行管理理论、金融监管、金融改革等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二)实践意义对于传统银行业而言,网络金融的迅猛发展既是严峻挑战,也是扩张业务的新机遇,本课题在全面分析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产生的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商业银行应该如何应对的策略。从微观角度来看,这方面的研究有助于商业银行系统地认识和了解互联网金融,从而可以借助互联网金融改善自身的经营模式,提高自身的经营效率。从宏观角度来看,这

5、方面的研究可以有效促进互联网金融和银行的合作,这样不仅能够降低互联网金融的系统性风险,还能够有效提高商业银行的价值,促进商业银行的转型升级,助推普惠金融的发展。2、该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1)国外文献情况Boot等(1993)就提出,电子金融形式的出现深刻影响了金融机构及其交易模式的合同性质,金融机构的特征及形式可能会随着电子金融的发展而发生深刻变化。Coase(2008)认为,互联网金融涉及货币的信用化流通支付的有关层面,换言之,依托互联网实现融通资金的方式都可以称之为互联网金融。Thomas和Daniela(2002

6、)提出新兴的互联网金融正改变着传统银行业的业态和形式。Oliner和Sichel(2004)的实证研究都表明,信息通讯技术对经济增长有积极的作用,且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日渐凸显。就金融领域而言,信息通讯技术能够有效提升金融服务的包容性和可得性。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模式比较,优势主要在集中在风险与收益的匹配度上。Cronin(1997)提出,由于电子金融“可以让资金以光速到达地球的任何角落”,互联网已经成了未来金融服务的一个主要的竞争舞台,如何匹配风险与收益是电子金融自身及其与传统金融相互竞

7、争的核心问题。网络金融风险收益的优势不断得到了实证的支持,Simpson(2002)以发展中国家和美国为研究对象,对互联网发展对银行的影响进行比较分析,发现美国的网络银行与发展中国家的网络银行相比,预期风险和成本更低,但收益反而更高。Steelman(2006)10指出基于互联网的借贷关系不具有实名制的交易约束,借贷双方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等,贷款人不能确定借款人的身份信息真实性,这将导致更大的信用风险,Hengetal(2007)认为,如今互联网金融P2P贷款业务飞速增长,究其根源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全社会资金总量正在快

8、速增大,部分个体的融资需求也随之增加,但是信息的不对称导致资金流动性欠佳,互联网P2P贷款业务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难题,提高了信息的流动效率,促进了资金流动。Linetal(2009)指出由于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审贷人员的专业化程度不高,导致互联网金融企业的风险不良率常常较高。因此这些公司从传统金融行业聘请专业审贷人员成立审贷委员会,其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