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水库澎溪河库湾枝角类的种类组成与时空分布

三峡水库澎溪河库湾枝角类的种类组成与时空分布

ID:37641120

大小:414.26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27

三峡水库澎溪河库湾枝角类的种类组成与时空分布_第1页
三峡水库澎溪河库湾枝角类的种类组成与时空分布_第2页
三峡水库澎溪河库湾枝角类的种类组成与时空分布_第3页
三峡水库澎溪河库湾枝角类的种类组成与时空分布_第4页
三峡水库澎溪河库湾枝角类的种类组成与时空分布_第5页
资源描述:

《三峡水库澎溪河库湾枝角类的种类组成与时空分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35卷第6期水生态学杂志Vol.35,No.62014年11月JournalofHydroecologyNov.2014三峡水库澎溪河库湾枝角类的种类组成与时空分布彭建华,郑志伟,张志永,邹曦,潘晓洁,万成炎(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水利部水工程生态效应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9)摘要:为了解澎溪河枝角类的种类组成、时空分布特点以及三峡水库蓄水对库湾回水末端区域枝角类的影响,为防治三峡水库富营养化和水华发生提供基础资料,于2013年3月(春季)、6月(夏季)、9月(秋季)、12月(

2、冬季)对澎溪河库湾6个断面(河口、双江、黄石、高阳、养鹿和渠口)的枝角类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4次采样共采集到枝角类7属、7种,透明溞(Daphniahyalina)、简弧象鼻溞(Bosminacoregoni)、短尾秀体溞(Diaphanosomabrachyurum)为全年优势种,优势度值分别为0.330、0.128、0.034;受上游2个断面(养鹿和渠口)3月份枝角类的影响,澎溪河库湾春、夏、秋、冬枝角类密度(65.9、17.4、4.0、0.6个/L)呈递减趋势,生物量(20.6436、0.6772

3、、0.1072、0.1469mg/L)基本呈递减趋势;从下游至上游,澎溪河库湾河口、双江、黄石、高阳、养鹿、渠口采样断面枝角类密度(0.5、1.4、11.4、18.8、50.3、49.6个/L)和生物量(0.0348、0.0528、0.6230、1.1538、15.1529、15.3450mg/L)呈递增趋势。关键词:枝角类;种类组成;时空分布;三峡水库;澎溪河中图分类号:Q1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3075(2014)06-0031-07澎溪河(又名小江)位于三峡库区中部,是三峡数量的变化

4、直接影响着食物链中其他浮游生物及水水库具代表性的主要支流;主河长182.4km,流域生生物如鱼类的群落结构,进而影响到水体生态系2面积5276km,主要支流有东河、南河、普里河、洞统的结构,对整个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溪河等;流域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Brooks&Dodson,1965;润,多年平均气温18.6℃,平均降水量1100~Drenneretal,1982;Davidsonetal,1998;Korponai31500mm,平均径流量35.8亿m(张志永等,

5、etal,2003);因此,研究枝角类的组成与分布及其2010)。三峡水库建成后,175m水位时澎溪河库湾时空变化是水生态学的基础。回水达到开县县城,长度约72km;145m水位时,回有关三峡库区枝角类的报道最早见于20世纪水到高阳镇,长度约26km。三峡水库蓄水以来,因60年代(波鲁茨基等,1959),成库前后的生态环境水位顶托、水流减缓、水体扩散能力减弱、库湾和支备受关注。关于枝角类的研究较多,有全库区的流污染物的滞留时间延长,水域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冯坤等,2012)、也有局部的(韩德举等,2005;

6、薛俊化,局部水域富营养化状态加剧,藻类水华时有发增等,2006a;张可等,2007),主要集中在干流(姚建生,2007年甚至还发生了浮萍爆发性增长(蔡庆华良,2007;吴惠仙和姚建良,2009;王英才等,2012)、和胡征宇,2006;国家环境保护总局,1999-2012)。坝前(韩德举等,2005;薛俊增等,2006a)或某个区枝角类(Cladcera)隶属于节肢动物门(Arthrop-段(张可等,2007);对于单个支流库湾的研究,只有oda)、甲壳动物纲(Crustacea)、双甲目(Diaplos

7、tra-针对香溪河的垂直分布(薛俊增等,2006b)。本文ca)、鳃足亚目(Branchiopoda),主要生存在淡水中,拟从时间和空间分布着手,研究三峡水库库湾枝角是水体重要的浮游生物类群(蒋燮治和堵南山,类的时空分布特点,旨在了解枝角类在库湾生态系1979);由于处于浮游生物食物链的顶端,其种类和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为防治三峡水库水体富营养化和水华发生提供基础资料。收稿日期:2014-08-081方法基金项目: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2012BAC06B04);国家“十二·五”水专项子课题(201

8、3ZX07104-004);三峡后续工作科1.1采样断面设置研项目(2013HXKY2-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009100)。共设置6个采样断面,从下游至上游分别为河作者简介:彭建华,1966年生,男,研究员,主要从事水生态学研口(HK)、双江(SJ)、黄石(HS)、高阳(GY)、养鹿究。E-mail:jianhua_p@126.com(YL)和渠口(QK)(图1)。32第35卷第6期水生态学杂志2014年11月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