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盘苗移栽机自动取喂系统

穴盘苗移栽机自动取喂系统

ID:37665125

大小:1.60 M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5-28

穴盘苗移栽机自动取喂系统_第1页
穴盘苗移栽机自动取喂系统_第2页
穴盘苗移栽机自动取喂系统_第3页
穴盘苗移栽机自动取喂系统_第4页
穴盘苗移栽机自动取喂系统_第5页
资源描述:

《穴盘苗移栽机自动取喂系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29卷第8期农业工程学报Vol.29No.82013年4月TransactionsoftheChineseSocietyofAgriculturalEngineeringApr.201351穴盘苗移栽机自动取喂系统的设计与试验1,22221※韩长杰,杨宛章,张学军,郭辉,尹文庆(1.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南京210031;2.新疆农业大学机械交通学院,乌鲁木齐830052)摘要:该文针对新疆地区吊篮式移栽机手工喂入效率低的问题,设计了穴盘苗移栽自动取喂系统。该系统采用穴盘步进移位机构提供穴盘的横向和纵向移位,由翻转摆位式取苗机械手进行取苗和穴盘苗的转移,利用柔性链输送

2、喂入机构对穴盘苗逐个投放,能够对穴高45mm、上边宽31.75mm、下边宽13mm的吸塑成型的软穴盘苗进行自动取苗并向两个栽植器投苗。整个系统由PLC(programmablelogiccontroller)程序控制,采用气压驱动,工作气压0.5~0.8MPa,耗气量60.65L/min,单组取喂系统结构独立,质量小于110kg,不增加原有移栽机地轮负荷,即能与新移栽机配套生产,也能对现有移栽机进行自动化改造。系统中穴盘步进移位机构在柔性链输送喂入机构的侧上方倾斜放置,使穴盘上表面与水平面的夹角105°,缩小了机器水平占用空间。采用苗龄58d的“红安6号”辣椒苗进行室

3、内取苗试验,试验结果显示,系统取喂苗总可靠率达98.92%,平均基质损失质量9.26%,取喂速度达70株/min,未见明显伤苗,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关键词:农业机械,移栽,自动化,穴盘苗,取苗机械手,PLC控制doi:10.3969/j.issn.1002-6819.2013.08.006中图分类号:S223.92;TP241.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6819(2013)-08-0051-11韩长杰,杨宛章,张学军,等.穴盘苗移栽机自动取喂系统的设计与试验[J].农业工程学报,2013,29(8):51-61.HanChangjie,YangWanzhang

4、,ZhangXuejun,etal.Designandtestofautomaticfeedsystemfortrayseedlingstransplanter[J].TransactionsoftheChineseSocietyofAgriculturalEngineering(TransactionsoftheCSAE),2013,29(8):51-61.(inChinesewithEnglishabstract)面平整度较高,配套专用的硬质塑料穴盘,结合电0引言气和液压进行控制,以开沟移栽为主,且整体结构旱地育苗移栽技术具有对气候的补偿作用和庞大,造价不菲。国

5、内自动移栽技术发展相对落后,[1]使作物生育期提早的综合效应,还能提高单产。对旱地穴盘苗全自动移栽机的研究相对较少,目前日本、美国、意大利等发达国家对育苗移栽技术的的半自动移栽机,受到人工取苗、喂苗速度的限制,[4]研究起步较早,先后设计出多种自动移栽机,有针单行移栽频率小于40株/min。近些年,新疆地区对小面积应用的单行作业机型,也有多行宽幅作业移栽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移栽作物种类也不断机型;有用多个电机直接驱动的形式,也有纯机械增多,而目前新疆地区使用较多的是吊篮式半自动形式,还有采用机、电、气、液方式相结合的方式;移栽机,采用人工投苗方式,移栽机作业效率不高

6、,[2-3]有穴盘苗移栽机,也有压缩基质苗自动移栽机。急需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移栽机。国外现有自动移栽机多与其作业环境和种植模式多年实践证明,吊篮式移栽机是现有新疆膜上相配套而设计,如日本生产的多为小型、单行、垄打穴移栽的最佳机型,但由于栽植效率低,人员配上移栽机,以机械传动为主,结构较复杂;欧美国备多,劳动力价格不断上涨,其优势未能很好体现。家的自动移栽机以宽幅、多行为主,其要求作业地为了有效的提高穴盘苗移栽的效率,2009-2010年,课题组以新疆地区使用较多的吊篮式打穴移栽机为配套对象,分别设计了以电机驱动的移盘机构收稿日期:2012-08-13修订日期:2013-

7、03-26和基于不完全齿轮与导轨的机械手取苗机构,由于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905153);江苏省农机三项工程项目(NJ200832);新疆农机开发项目(2011-NJKY-07);自治区高其加工生产成本较高,机械传动结构复杂,取苗准技术发展研究计划(201211117)。确率低,无法应用。本文提出设计基于PLC控制和作者简介:韩长杰(1980-),男,河南遂平人,讲师,主要从事农业气压驱动的穴盘苗移栽自动取喂系统,由传感器检机械设计与智能农业装备的研究。乌鲁木齐新疆农业大学,830052。Email:hcj_627@163.co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