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训练题(二)

综合训练题(二)

ID:37680091

大小:25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28

综合训练题(二)_第1页
综合训练题(二)_第2页
综合训练题(二)_第3页
综合训练题(二)_第4页
综合训练题(二)_第5页
资源描述:

《综合训练题(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综合训练题(二)1.如图7-25所示,是观察水波衍射的实验装置,AC和BD是两块挡板,AB是一个孔,0是波源,图中已画出波源所在区域波的传播情况,每两条相邻波纹(图中曲线)之间距离表示一个波长,则波经过孔之后的传播情况,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①此时能明显观察到波的衍射现象;②挡板前后波纹间距离相等;③如果将孔AB扩大,有可能观察不到明显的衍射现象;④如果孔的大小不变,使波源的频率增大,能更明显观察到衍射现象.A.①③B.①④C.①②③D.①②④2.如图7-26所示是4种亮度可调的台灯的电路示意

2、图,它们所用的白炽灯泡相同,且都是"220V,40W".当灯泡所消耗的功率都调到20W时,哪种台灯消耗的功率最小?()3.在《验证玻意耳定律》的实验中,下述操作正确的是()A.实验前测出室内大气压的值B.先用橡皮帽封住针筒底部的小孔,再将活塞推入针筒中C.实验过程中若橡皮帽突然脱落,应立即把它再堵住,继续测取以后的数据D.活塞的框架两侧挂钩码后,立即记下筒内封闭气体的体积或长度4.一个欧姆表刻度盘中心刻度值是40,用该表(×1档)测量某一电阻时,指针偏角较小(示数较大),若要比较精确地读出该电阻

3、阻值,应选用哪一档测量()A.×1档B.×10档C.×100档D.×1K档5.在测量阻值约为几欧姆的金属丝电阻率时,为使测量准确,下列措施正确的是()A.测金属丝的直径不要用游标卡尺,而要用螺旋测微器B.在电源允许的条件下,通过电阻丝的电流越大越好,这样电流表、电压表读数大,读数准确C.改变通过电阻丝的电流,测出几组电压,把几个电压值相加取平均值了了可,同样取电流平均值了,用半计算出的电阻值准确些D.测几组电压值,电流值,分别用芋算出几个电阻值,然后再取平均值,这样测出的电阻值准确些6.《测定玻

4、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在纸上画玻璃砖的两平行界面ab,cd时,由于避免笔尖触及玻璃面,而画成a’b’,c’d’,如图7—27所示,这样将导致测算时折射率()A.大于其真实值B.小于其真实值C.不受影响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7.在称量物体前,调整一架好的物理天平时,指针总是偏右边,其原因是()A.秤盘、秤盘上吊架的号码,与天平横梁的号码不一致B.底板未调水平C.横梁上的游码未拨到零D.指针上的重物未调好8.在选用下列仪器时,以测量范围和精度为主要指标进行选择的有()A.刻度尺B.游标卡尺C.温度计

5、D.滑线变阻器9.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验中,一学生按课本要求在纸带上选了如下连续的计数点0、A、B、C、D、E、F,测出每相邻两计数点的间隔依次是s1、s2、s3、s4、s5、s6,打点计时器的打点时间间隔为丁,则以下正确的是()A.纸带上至少有7个计时点B.纸带上至少有31个计时点c.加速度的计算式应为D.加速度的计算式应为10.如图7—28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平行板电容器的极板A与一灵敏静电计相接,极板B接地,若极板B稍向上移动一点,由观察到的静电计指针变化作出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变小的

6、结论的依据是()A.两极板间的电压不变,极板上的电量变小B.两极板间的电压不变,极板上的电量变大C.极板上的电量几乎不变,两极板间的电压变小D.极板上的电量几乎不变,两极板问的电压变大11.如图7-29所示,有一金属箔验电器,起初金属箔闭合,当带正电的棒靠近验电器上部的金属板时,金属箔张开.在这个状态下,用手指接触验电器的金属板,金属箔闭合;问当手指从金属板上离开,然后使棒也远离验电器,金属箔的状态如何变化?从图中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取一个正确的答案.()A.图AB.图BC.图CD.图D

7、12.如图7-30所示的四个图中,O点表示某原子核的位置,曲线ab和cd表示经过该原子核附近的口粒子的运动轨迹,正确的图是()13.如图7—31所示,一细束白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分为各种单色光,取其中a、b、c三种色光,并分别让这三种色光通过同一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在光屏上产生干涉条纹,比较这三种色光的光子能量以及产生的干涉条纹间距大小,下面说法正确的是()①a的光子能量最大;②a的光子能量最小;③a形成的干涉条纹间距最大;④a形成的干涉条纹间距最小.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14.在做“研究平

8、抛运动”的实验时,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道运动,通过描点法画小球作平抛运动的轨迹.为了能较准确地描绘运动轨迹,下面列出了一些操作要求,你认为正确的是()①通过调节使斜槽的末段保持水平;②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必须不同;③每次必须由静止释放小球;④记录小球位置用的木条(或凹槽)每次必须严格地等距离下降;⑤小球运动时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或方格纸)相接触;⑥将球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用直尺将点连成折线.A.①③⑥B.①③④⑥C.①③⑤D.②③⑤15.为测定木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某同学让木块从斜面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