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52回采工作面工作面防突措施

12152回采工作面工作面防突措施

ID:37682015

大小:75.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5-28

12152回采工作面工作面防突措施_第1页
12152回采工作面工作面防突措施_第2页
12152回采工作面工作面防突措施_第3页
12152回采工作面工作面防突措施_第4页
12152回采工作面工作面防突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12152回采工作面工作面防突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2采区12152回采工作面防突设计及防突措施2012年9月10日会审意见防突队通风科生产科调度室安全科通风副总总工程师12采区12152回采工作面防突设计及防突措施一、概况1、工作面位置与邻近关系:一、地质概况12152工作面布置:12152运输顺槽布置在12采区1285运输石门西翼,巷道设计长度300米。1252回风在12采区1328运输石门西翼,巷道设计长度220米。该段属三叠系煤系地层,属弱含水层,层间水对工作面掘进无影响。工作面顺槽井下标高为:+1287.7~+1288.8米,地面标高

2、为+1427~+1453米,地表以山地为主,植被贫乏,且地表表土松散。煤层顶底板岩性祥见表一。根据原仲河煤矿提供资料,在该块段对C15#煤层开采情况不明,根据1285运输石门揭露的地质资料,预计本工作面无明显构造,主要以单斜为主。工作面回风井下标高为:+1327.9~+1328.5米,地面标高为+1425~+1440米,地表以山地为主,植被贫乏,且地表表土松散。煤层顶底板岩性祥见表一。根据原仲河煤矿提供资料,在该块段对C15#煤层未进行开采,根据1328运输石门揭露的地质资料,预计本工作面无明显

3、构造,主要以单斜为主。C15#煤层顶、底板岩性特征表(表一)序号地层层厚(m)岩性描述10.6~1.012#煤,结构简单,块状片状,222~32粉砂岩,顶部粉砂岩夹少许煤线32.5~3.115#煤,煤层结构复杂,块状为主,顶部片状,底部含一层0.5米的粉砂岩42.6~15.5泥粉岩与粉砂岩互层,厚层状。52.5~3.116#煤,结构简单,块状片状。2、煤层情况:⑴.煤层底板:老底为粉砂岩,中厚粉砂岩,含有黄铁矿星点和植物化石,莫氏硬度3,岩层厚度6米;直接底为粘土岩,黑色砂质泥岩及粉砂岩,莫氏硬

4、度4,岩层厚度2米。⑵.煤层顶板:基本顶为细砂岩,中厚细砂岩与菱铁矿互层,急斜煤层理,莫氏硬度3,岩层厚度5米;直接顶为粉砂岩,中厚粉砂岩,含有黄铁矿星点和植物化石,莫氏硬度3,岩层厚度3米。⑶.煤层走向:C15#煤层产于上三叠系上统龙潭组,结构一般,走向105°、倾向南西、倾角58°~63°,1.90-2.50米,平均厚度为1.5米,含夹矸2-3层。3、水文地质情况:12152开切上山布置在12采区1285运输石门西翼,巷道设计长度86米。该段属三叠系煤系地层,属弱含水层,层间水对工作面掘进无

5、影响。本工作面以东为12152工作面;工作面以下为12152运输顺槽;工作面以西为11153工作面正在掘进;工作面以上未掘进;工作面以南上覆14#煤属不可采煤层,工作面块段内以北下伏16#煤未开采,井下标高为:+1289.8~+1330.2米,地面标高为+1425~+1413米,地表以山地为主,植被贫乏,且地表表土松散。煤层顶底板岩性祥见表一。根据原仲河煤矿提供资料,在该块段对C15#煤层开采情况不明,根据1285运输石门揭露的地质资料,预计本工作面无明显构造,主要以单斜为主。4、瓦斯情况:(1

6、)整合前本矿2005年鉴定绝对瓦斯涌出量为3.92~2.81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26.90~33.70m3/t,据对其它矿区同煤层调查和检测,对比本矿区主采煤层为高瓦斯井,属高瓦斯煤层;(2)煤与瓦斯具有突出的特征:2010年1月中国矿业学院对+1285以上C1煤层进行了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鉴定结果为无突出危险性。(3)煤尘爆炸危险性;2011年3月经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鉴定: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煤层具有自燃倾性等级为II类,自燃发火期为2-6个月。6、冲击地压和应力集中区无冲击

7、地压危险和应力集中区。7、通风系统:12152回采工作面通风系统:东进风井→1285车场→1285运输石门→12152运输顺槽→回采工作面→12152回风顺槽→1334回风石门→东风井→地面。二、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1、该工作面在C15#煤层内,在标高1285以上鉴定为非突出煤层,但必须引起重视,需要进行区域验证,如果无突出危险,则不需要采取措施,如果突开采前采用钻屑瓦斯解吸指标进行区域验证后确定为有突出危险区域,则采取措施。2、在回采过程中仍需采用钻屑指标法进行工作面的突出危险性预测。方法如下

8、:⑴.在沿工作面推进方向、掩护支架工作面上段开始每隔15m施工1个直径42mm、孔深10m的钻孔,测定钻屑瓦斯解吸指标和钻屑量。(见图2)⑵.钻孔每钻进1m测定该1m段的全部钻屑量S,每钻进2m测定一次钻屑瓦斯解吸指标K1值。3、钻屑瓦斯解吸指标K1值临界值为0.5,S量临界值为6kg/m,当△h2值和S量分别小于0.5[ml/(g.min)-1]、6kg/m时确定为无突出危险区,保2m超前距的前提下进行作业;否则,为突出危险区,应采取局部防突措施。三、工作面防突措施1、12152回采工作面经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