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区网络建设

浅谈小区网络建设

ID:37685968

大小:40.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5-28

浅谈小区网络建设_第1页
浅谈小区网络建设_第2页
浅谈小区网络建设_第3页
浅谈小区网络建设_第4页
浅谈小区网络建设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小区网络建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盘锦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浅谈小区网络建设系别:专业:班级:姓名:指导教师:姓名(职称)年月日目录摘要1关键词11.前言12.智能住宅小区建设模式的分析13.网络建设技术23.1网络设计概述23.2网络设计原则33.3结构化综合布线设计33.4网络的拓扑结构设计34.结论4参考文献5致谢6摘要本文对几种信息化智能住宅小区的网络接入技术作一简单的对比,对中国信息化智能住宅小区的建设模式进行探讨。提出一种通过有线电视综合信息网的中国信息化智能住宅小区的建设模式。关键词:信息化,有线电视综合信息网1.前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住宅环境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网络通信、电子设防和

2、计算机系统集成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推进了智能化小区建设。智能化小区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是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现代仪表管理技术、现代控制技术与环境的有机结合,是小区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2001年,国家建设部住宅产业办公室提出一个关于智能化小区的基本概念:“住宅小区智能化是利用4C(即计算机、通信与网络、自控和IC卡),通过有效的传输网络,将多元的信息服务与管理、物业管理与安防、住宅智能化集成,为住宅小区的服务与管理提供高技术的智能化手段,以期实现快捷高效的超值服务与管理,提供安全舒适的家居环境”。具体讲,智能化小区为社区居民提供计算机网络、物业服务和管理、电子商务平台、社区服务信息

3、网等全方位信息服务的多媒体综合信息系统。用户不但实现高速互联网接入、网上证券期货交易、远程电子视频会议、网上购物、网上教育、网上游戏、家中视频点播等多种功能,还可实现办公家居自动化管理,如家电自动化控制系统、室内安全防护系统、远程抄表收费系统等。目前,逐渐流行的SOHO族也是智能化小区体现的一个侧面。2.智能住宅小区建设模式的分析智能住宅小区的信息化建设包括安全自动化、通信自动化和管理自动化。深圳有线广播电视台从1997年4月开始从事智能住宅的建设,1997年11月上海邮电二村建成了300户的智能化示范小区,从此以后,在国内形成了一个新型的市场———7智能住宅信息化的建设。智能住宅

4、信息化的建设按载体大致可分为三类:综合布线的智能住宅的建设、通过电话网的智能住宅的建设和通过有线电视综合信息网的智能住宅的建设。智能住宅信息化的建设包括以下内容:安全自动化包括室内远程防盗、紧急求助、煤气泄露探测和自动关断、家电控制、电梯监控、水箱监控以及室外监控;通信自动化包括计算机网络、语音和视像;管理自动化包括水表、电表和煤气表的远程抄送、保安巡更、停车场的管理和背景音乐等。综合布线的智能住宅的建设:在住宅内采用综合布线技术,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入户需要一大扎线,导致住宅墙壁内到处都是弱点管线,不利于用户的装修,也不利于检修。综合布线技术主要是应用于商业大楼内的布线,而住宅小区

5、通常有好几栋楼,楼型各异,楼与楼之间有时相距很远,也就是说,在小区内还必须布一个小的“城域网”来完成楼与楼的连接,来达到管理的目的。利用综合布线技术来完成“城域网”的建设就有点勉为其难。这种方式在智能住宅的建设当中是不可取的。基于电话网络的系统均要通过拨号方能上网运行,这类系统存在着经常掉线、拨号不通和速度慢等特点,系统漏报、误报或者不报警的现象较多,况且这些防盗系统均有一个致命的通病,每次报警均由拨打报警电话完成,电话占线或拨号不通,或恶劣天气的影响,都将会影响报警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而且网络扩展性差,做好以后,很难将其升级,不能及时地应用上新技术。通过有线电视综合信息网的智能住宅

6、的建设:HFC网络系统具有频带宽、速度快、在线等特点,恰恰弥补了上述系统的不足,利用有线电视综合信息网在实现智能住宅的建设当中具有很大的优势。3.网络建设技术3.1网络设计概述智能小区网络属于园区网络,在网络上访问可以使用以太网,FDDI等局域网技术,也可以使用有线电视网络、数字用户线(XDSL)的家中广域宽带技术。网络应该有高速数据通信能力,提供语音、图像、多媒体信息功能,适应信息时代人们的各种信息通信需求。二级交换机应该具有广播功能和优越的资源共享功能,和社区之间的信息交换信息点迅速函数。由于许多社区信息点,如果所有的信息在同一冲突域,可能造成在线广播风暴,这样网络性能严重下降

7、,中心系统开关应该支持VLAN和第三层交换技术,支持网络用户分类QOS控制功能。社区和互联网连接应该"防火墙7"过滤功能,防止其他人员入侵网络系统。总之,智能社区网络设计应包括:基本物理传输网络设计、网络逻辑设计、网络操作管理平台的设计,互联网服务网络平台设计等。3.2网络设计原则社区网络需求的网络协议可以满足、系统结构应符合国际标准或者事实上国际工业标准(如TCP/IP)。技术复杂程度将确保效率高、处理数据系统工作的灵活性,网络的可靠性,同时使系统扩张和易于维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