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污染的修复技术

水环境污染的修复技术

ID:37699729

大小:270.59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5-29

水环境污染的修复技术_第1页
水环境污染的修复技术_第2页
水环境污染的修复技术_第3页
水环境污染的修复技术_第4页
水环境污染的修复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水环境污染的修复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8卷第1期地学前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Vol.8No.12001年3月EarthScienceFrontiers(ChinaUniversityofGeosciences,Beijing)Mar.2001水环境污染的修复技术朱宛华(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安徽合肥230009)摘要:由于人口增加,经济建设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需水量也日益增长。中国水资源紧缺,而水污染又加重了水资源危机。水资源及水污染的修复技术的探讨有利于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文中叙述了中国水资源紧缺、地下水超采引起的环境地质灾害,提倡节约用水,降低万元产值耗水量,提高单位水资源的投入产出率,开发节水型农业体

2、系。建议以流域为单位,实行统一管理调配,利用地下水开采所腾出库容,拦蓄洪水及将处理后的污水回灌地下,以减少灾害,增加水资源量。文中还综述了地面水污染、水质富营养化、海水古咸水入侵,酸雨影响地下水水质及垃圾堆放场下淋滤液对地下水的污染;探讨了用絮凝沉淀、好氧厌氧生物处理工艺、脱氮除磷工艺、膜分离技术及高浓度有机有毒废水等在水污染治理方面的修复技术;探讨了对地下水中病原微生物、重金属离子、溶解有机物、硬度、三氮的截、坝、投、抽、排等的修重技术。关键词:环境;减灾;水环境;修复技术中图分类号:X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321(2001)01014308用。事实上人们对自然的每

3、一种干预必从自然得到1环境与减灾反馈,顺乎客观规律者取其正效应,逆反客观规律者[1,2]必然遭到负作用。1987年12月11日第42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马克思曾指出:社会条件只能适应一定数量的人著名的169号决议,将1990-1999年定名为国际减口,而人口究竟能超越它的限度多大,是由限度本身轻自然灾害十年。这是一次重大的世界历史事件,决定的,可见人口限度与这个人口自然的承载力是对在联合国历史上绝无仅有。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自然的基本关系。人与自然有协调规律,人为灾害的给∀灾害学#杂志写信,郑重提出了还应注意人为灾协调要强制约束人口增长,要通过减灾工程及非工程害的问题,因此,我国称1

4、990-1999年为国际减灾性措施来控制。例如我国珍稀动植物资源在我国大地十年,不仅要减轻自然灾害,还要重视人为灾害。上的消退与消逝过程说明生态环境变迁与人口压力,经济建设与防灾减灾必须保持相对平衡,社会才能公元前1~2世纪人参南界在王屋山、太行山、泰山一稳定发展,防灾减灾已是世界性问题,要动员全世线,之后先后在太行山、燕山消逝,直到近年来长白山界、全人类组织起来持久、积极、稳妥地齐心协力来人参分布区退缩。实际上人参有很强繁殖力,但其种解决。在古代灾害多来自环境和自然,而现代,由于群竞争力较弱,它十分狭隘地依赖于红松种群而生存,2复杂的社会系统演化,高新技术不断扩张,战争灾祸人参承受人

5、口压力阈值为45人/km,红松针阔混交林2[3]此起彼伏,人类日益侵入自然以及自然的加倍报复,的人口阀值是42人/km。又如治理水害:加剧了天灾人祸。过去,人们把自然界看成是可开发水利工程水旱灾害程度降低农业发展获得各种资源的仓库,无限止地索取,掠夺式地利生态条件改变移民安置人口密度增加青海的格尔木河修坝以来由于坝基及绕坝渗漏,山收稿日期:20001009前平原水位上升6.8m(1978-1983年间)使格尔木基金项目:安徽省九五科技攻关项目(9612023)及水污染治理工程项目市沼泽化,城区建筑遭到严重破坏。淮河流域总面2作者简介:朱宛华(1935!),女,教授,水文地质及工程地

6、质专积27万km,流域内有耕地2亿亩,人口1.5亿,占业,从事环境工程研究。全国的1/8,该流域生产煤炭产量是全国的1/8,生144朱宛华/地学前缘(EarthScienceFrontiers)2001,8(1)产粮食是全国的1/6,商品粮的1/5,棉花是全国的30m以上已被疏干,上海由于开采地下水引起地面1/4,但是淮河流域大面积污染十分严重,年排污量沉降早已闻名全国,民勤绿洲已形成三个大漏斗,面33达23.5亿m,而该流域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是全国积9.8%104hm,水位降0.6~1.0m/a,矿化度每年平均值的1/5。因此,该流域有大小水库5300多提高0.12g/L,盐碱化面

7、积日益扩大,人畜饮水困座、水闸4200多座,蓄水滞洪工程11处,总库容难。3520亿m,已形成了一个清污水混合、枯蓄洪排的人造成上述现状的原因是由于:(1)人口增加,人工控制水系,一到行洪季节污水下泄,使阜阳、淮南、民生活水平提高,工农业经济飞速发展,需水量日益[46]蚌埠水源地水质恶化,不能饮用。新疆是农牧业增长。(2)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低,工艺落后,吨产大省,农牧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但农业品的耗水量高,工业布局不合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