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民居欣赏

中国古民居欣赏

ID:37729013

大小:1.71 M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5-29

中国古民居欣赏_第1页
中国古民居欣赏_第2页
中国古民居欣赏_第3页
中国古民居欣赏_第4页
中国古民居欣赏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古民居欣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古民居欣赏——南北民居代表蓝晓亚许玲玲江南水乡民宅浙江乌镇江苏同里镇浙江南浔镇江苏甪直古镇浙江乌镇乌镇位于浙江省北部的桐乡市境内,是江南水乡六大古镇之一,四条老街呈“十”字交叉,形成水陆相邻、河街平行的双棋盘式格局。镇上民居多依水而建,现存有大量明清建筑,尤其是位于西栅老街的古建筑群,保存相当完好。位子镇东的立志书院是茅盾少年时读书的地方,现已辟为茅盾纪念馆。镇中景点主要有茅盾故居、昭明太子读书处、乌将军庙、汇源当铺、修真观戏台、林家铺子等。乌镇依河道而建的廊棚极富水乡韵味,是古镇上典型的建筑。江苏同里镇同里镇位于江苏吴江市东

2、北,距上海80千米,距苏州20千米,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典型水乡风格的古镇。同里旧称“富土”。唐初改为“铜里”。宋时将旧名拆字为“同里”。同里风景优美,镇外四面环水,镇内由15条河流纵横分割为7个小岛(圩),由49座桥连接。镇内家家临水,户户通舟;明清民居,鳞次栉比;宋元明清桥保存完好。它以小桥流水人家的格局赢得“东方小威尼斯”的美誉。浙江南浔镇南浔是江南地区知名度极高的历史文化名镇,位于湖州市东北角,距湖州市区33千米,距苏州市区51千米。明代万历年至清代中叶为南浔经济最繁荣鼎盛时期,到近代,南浔是一个罕见的巨富之乡。南浔地区保

3、存着大量的古民居,特别是南浔古镇的嘉业堂更是我国著名的藏书楼。据称嘉业堂建于1920年,当年曾经耗银30万两建成,藏书60万卷,与宁波的天一阁齐名。与嘉业堂毗邻的小莲庄是江南著名的私家花园,系清朝的光禄大夫刘墉所建。江苏甪直古镇甪直位于江苏昆山市,是江南六个著名古镇之一,距苏州城东南二十五公里后因镇东有直港,通向六处,水流形有酷如“甪”字,故改名。又传古代独角神兽“甪端”巡察神州大地路过,见这里是一块风水宝地,就长期落在甪直。甪直的特点是水多桥多,桥多而密,原有宋、元、明、清时代的石拱桥七十二座半,现存四十一座,造型各异、各具特色

4、,古色古香。有多孔的大石桥、独孔的小石桥、宽敞的拱形桥、狭窄的平顶桥,也有装饰性很强的双桥、左右相邻的姊妹桥和方便镇民的平桥,其中两桥相连成直角的双桥有5处北京四合院蒙古包陕北窑洞北方古城与民宅北京四合院四合院是北京传统民居形式,辽代时已初成规模,经金、元,至明、清,逐渐完善,最终成为北京最有特点的居住形式。  所谓四合,"四"指东、西、南、北四面,"合"即四面房屋围在一起,形成崐一个"口"字形。经过数百年的营建,北京四合院从平面布局到内部结构、细部装修都形成了京师特有的京味风格。蒙古包古称穹庐,又称毡帐、帐幕、毡包等。蒙古语称格

5、儿,满语为蒙古包或蒙古博。游牧民族为适应游牧生活而创造的这种居所,易于拆装,便于游牧。自匈奴时代起就已出现,一直沿用至今。蒙古包呈圆形,四周侧壁分成数块,每块高130~160厘米、长230厘米左右,用条木编成网状,几块连接,围成圆形,长盖伞骨状圆顶,与侧壁连接。帐顶及四壁覆盖或围以毛毡,用绳索固定。西南壁上留一木框,用以安装门板,帐顶留一圆形天窗,以便采光、通风,排放炊烟,夜间或风雨雪天覆以毡。蒙古包陕北窑洞陕北窑洞大致有4种类型,即土窑、接口窑、石窑、砖窑。土坯窑是土窑的衍化,薄壳窑是砖窑的派生,砖石窑是两种建材的混合使用。陕北

6、窑洞有靠山土窑、石料接口土窑、平地石砌窑多种,一般城市里以石、砖窑居多,而农村则多是土窑或石料接口土窑。陕北窑洞以靠山窑为最典型。它们是在天然土壁内开凿横洞,往往数洞相连,或上下数层,有的在洞内加砌砖券或石券,以防止泥土崩溃,或在洞外砌砖墙,以保护崖面。规模较大的在崖外建房屋,组成院落,成为靠崖窑院。陕北高原是窑洞的故乡。陕北窑洞谢谢观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