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薄弱学校生源流失原因、危害及其对策

农村薄弱学校生源流失原因、危害及其对策

ID:37733369

大小:2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9

农村薄弱学校生源流失原因、危害及其对策_第1页
农村薄弱学校生源流失原因、危害及其对策_第2页
农村薄弱学校生源流失原因、危害及其对策_第3页
农村薄弱学校生源流失原因、危害及其对策_第4页
资源描述:

《农村薄弱学校生源流失原因、危害及其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农村薄弱学校生源流失原因、危害及其对策窗体底端窗体顶端农村薄弱学校生源流失原因、危害及其对策       当前农村薄弱学校生源流失日益严重。据笔者调查,生源流失方向有:集聚县城学校,私立学校及随父母外出就读。如此以往,许多农村薄弱学校面临自身延续更新“生存”和外在“被撤并”的双重压力。农村学校的不稳定,势必给农村教育带来诸多问题,影响农村教育的发展。作为一个从事农村教育的工作者,笔者常常思考其中的原因、带来的危害及应对策略。        农村薄弱学校生源流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是经济的发展促使农民对优

2、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飞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近年来,中央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出台,农民收入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作为一个劳务输出大县,我县农村人口结构出现“空心化”,造成大量的留守儿童与老年人生活在一起,年轻的农民工父母在外视野开阔了,他们对子女教育越来越重视,对为子女寻求优质教育资源的热情越来越高。相比较而言,民办私立学校不但在教学设施,师资力量与课程开设上都要优于农村学校,而且还提供了为大量农村留守儿童寄宿的生活条件。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使农民舍近求远,舍义务教育而花费昂贵的学费进入民办私

3、立学校,或在县城租房陪读。       二是对简陋的教学设施及农村教学单一的不满使农民无奈之下把子女转出农村薄弱学校。农村教学点多面广,办学设施非常简陋,大部分农村薄弱学校仅有一幢陈旧的教学楼,有的还是危房。设施好一点的也不过是有厕所、院墙、校门等。实验室与音体美器材无从谈起,更不用说多媒体教室、电脑室等现代化教学工具了。农村学校开设课程单一,语数教师较多,音乐、体育、美术、英语、科学、计算机等专任教师严重不足。教师年龄结构偏大,教学任务繁重。虽然补充了些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到农村薄弱学校任教,输入了新鲜血液,但由于大部分学校无宿舍无食堂,外地

4、教师均须寄住在由教室改建的集体宿舍中。教师吃饭、洗澡等日常生活都十分不便。工作与生活条件极其艰苦,毕业生们难以安心工作。他们中部分教师通过考试等途径进入条件较好的学校,部分教师被行政、事业单位借调为名而离开教师岗位,部分教师因待遇太低或看不到发展机会而离开教师岗位。师资力量的薄弱,课程难以开齐,加之极少数教师由于工资低而家庭负担重而从事第二职业,教学责任心不强,教学能力较差使农村薄弱学校教学质量低下。年轻农民工父母对农村教学极为不满而不得不把子女转走。        三是私立学校夸大宣传与无序招生导致农村薄弱学校生源流失。私立学校作为一种投

5、资行为,资本的本性是要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为了赚取更多的钱,私立学校就要广为招生,招生越多带来的利润就越丰厚,为此,私立学校在宣传上不遗余力,做足工夫也就不足为奇了。其在宣传上表现为夸大学校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及管理策略,进行轰炸式的广告派发,在报纸电视等媒体上广为宣传,部分学校甚至采用一些不正当的手段抢夺生源。        四是部分农民工父母从众心理,攀比心理因素使他们对子女教育投资缺乏理性。再穷不能穷孩子。别人的孩子能上私立学校或县城就读,自己的孩子也要上。一位农民工父母对笔者说:“我的孩子基础差,读不到,我送子女去县城就读是读名声。”也

6、不管自身经济条件允许不允许。如此跟风也迫使一些无能为力的家长不得不举债把子女送入私立学校或县城就读,因为同一个班级的学生流失得仅剩一、二个人,这个班就无法开办下去了。其中的无奈与压力如鱼儿饮水,冷暖自知。       农村薄弱学校生源流失带来的危害是显尔易见的,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由于生源流失,一部分农村薄弱学校被撤并,教学设施闲置,一部分农村学校由于生源减少,教学设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这些都造成了社会财富的极大浪费。       二是加重了农村学生家庭经济负担,影响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虽然农民收入

7、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一个家庭供送一个孩子进入私立学校就读,全年花费约为七、八千元,从一年级入学到小学毕业约五万元左右,如果初中也进入私立学校就读,三年下来也在三万元左右,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就达八万元左右。(按现在就读私立学校消费计算)这对于一个农村家庭来说无疑是一笔巨额的开支,造成的经济压力可想而知。一位子女在县城小学就读的农民告诉笔者,在县城公立学校虽不要交学费,享受国家义务教育,但由于县城学校绝大部分没有寄宿条件,不得不租房陪读,既耽误生产,又花费巨大,无力也无余钱投入生产,生活水平难以提高,对子女教育花费的预期也使他们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

8、,幸福指数大打折扣。这位农民说,如果农村学校与县城学校差距不是太大,谁还会把子女送出去就读啊。        三是学校之间无序竟争引发社会矛盾影响社会和谐。私立学校生源抢夺大战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