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世纪知识城87——动物起源故事

跨世纪知识城87——动物起源故事

ID:37757780

大小:203.17 KB

页数:34页

时间:2019-05-30

跨世纪知识城87——动物起源故事_第1页
跨世纪知识城87——动物起源故事_第2页
跨世纪知识城87——动物起源故事_第3页
跨世纪知识城87——动物起源故事_第4页
跨世纪知识城87——动物起源故事_第5页
资源描述:

《跨世纪知识城87——动物起源故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生命的起源地球上存在着形形色色、种类繁多的生物。有人估计,植物有30多万种,动物有150多万种,微生物有10多万种。但是地球上还有不少地区,诸如严寒的极地和高山、热带的丛林、荒芜的沙漠、较深的海洋,其生物调查还很不全面。随着生物学的发展,逐年都有新种发现,每年植物能发现5000个新种,动物能发现10000个新种及亚种。所以又有人认为,植物、动物合计180万种的估计数字偏于保守,地球上现存的生物至少应有400~500万种。这么丰富多彩的生物是怎样起源的呢?关于这个问题,历史上出现过各种错误的解释,有主张一切生物来自神创的“神创论”;有认为生物是由某种“活力”的激发而产生于

2、死物的“活力论”或“自生论”;有提倡“一切生命来自生命”,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宇宙空间其他天体飞来的“宇宙生命论”;还有坚持生物只能由同类生物产生的“生源论”等等。可是随着辩证唯物主义宇宙观的发展和自然科学的进步,实践和理论都已证明了这些观点的误谬,并对它们进行了批判。恩格斯曾经提出:“生命的起源必然是通过化学的途径实现的。”我们已知道化学分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两种,生命是有机质,必然是通过有机化学实现的。目前,探索生命起源的科学家们通过生物学、古生物学、古生物化学、化学、物理学、地质学和天文学等方面的综合研究,证明了恩格斯这一预见的正确性。大量研究成果说明,生命是由无机物

3、经历了漫长时间而发展产生的,自从生命在地球上出现了以后,又经历了几十亿年的时间,才由生命逐渐发展成为生物界。生物界发展的历史是与地球发展的历史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宇宙大爆炸产生了宇宙后,银河系、太阳系、地球相继形成。当地球这个星体稳定后渐渐冷却,地表开始划分出了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那时大气圈中没有氧气,宇宙紫外线辐射是产生化学作用的主要能源,化学反应就在这样的条件下不断地进行着。由于缺氧,合成的有机分子不会遭受氧化的破坏,得以进化出具有生命现象的物质,最终产生了生命。生命的产生过程可以概括为四个阶段:(1)原始海洋中的氮、氢、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氯化氢、

4、甲烷和水等无机物,在紫外线、电离辐射、高温、高压等一定条件影响和作用下,形成了氨基酸、核苷酸及单糖等有机化合物。科学家们所做的模拟试验也表明,无机物在合适条件下能够变成有机物。(2)氨基酸、核苷酸等有机物在原始海洋中聚合成复杂的有机物,如苷氨酸、蛋白质及核酸等,被称为“生物大分子”。(3)许多生物大分子聚集、浓缩形成以蛋白质和核酸为基础的多分子体系,它既能从周围环境中吸取营养,又能将废物排出体系之外,这就构成原始的物质交换活动。(4)在多分子体系的界膜内,蛋白质与核酸的长期作用,终于将物质交换活动演变成新陈代谢作用并能够进行自身繁殖,这是生命起源中最复杂的最有决定意义的

5、阶段。技术改造构成的生命体,被称为“原生体”。这种原生体的出现使地球上产生了生命,把地球的历史从化学进化阶段推向了生物进化阶段,对于生物界来说更是开天辟地的第一件大事,没有这件大事,就不可能有生物界。但值得一提的是:有生命的原生体是一种非细胞的生命物质,有些类似于现代的病毒,它出现以后,随着地球的发展而逐步复杂化和完善化,演变成为具有较完备的生命特征的细胞,到此时才产生了原核单细胞生物。最早的原核单细胞细菌化石发现是在距今32亿年前的地层中,那就是说非细胞生命物质出现的时间,还要远远地早于32亿年以前。单细胞的出现,使生物界的进化从微生物阶段发展到了细胞进化阶段,这样,

6、生物的演化过程又登上了一个新台阶,在此基础上演化就分成了两支,分别朝着植物和动物方向发展。32亿年以后,几百万种形态各异的、但均以细胞为基础单位的生物就充满在地壳的海、陆、空领域之中了。动物植物的分化动物和植物差别很大,植物是固定生长,而动物是可四处活动的;植物可利用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而动物不能制造养料,只能耗费养料;两者从细胞上分,植物细胞有壁,动物细胞没有壁;动物出现要比植物晚,因为动物是吃植物的,同时它呼出二氧化碳,吸入氧气,而没有值物,地球上就没有氧气,没有食物,动物也就不会出现。但植物又是怎样出现的呢?这要从32亿年前谈起。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原核生物—

7、—单细胞的细菌以周围环境的有机质为养料,是异养生物。但原始海洋中由化学反应产生的有机质有限,当消费与生产达到平衡时,异养生物缺乏养料,就很难发展下去。于是由于高度的变异潜能,原核生物演化出具有叶绿素的蓝藻,它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的养料,生物学把它称为自养生物。自养的蓝藻所合成的有机质,除供本身营养外,还能供应异养细菌;异养的细菌除从蓝藻取得食物供应外,还把有机质分解为无机物,为蓝藻提供原料。因此在生态学中称蓝藻为合成者,细菌为分解者。自养蓝藻的出现使早期生物界具备了自养和异养、合成和分解两个环节,形成了个菌藻生态体系,也叫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