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 男性不育症(少、弱精子症)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

外科 男性不育症(少、弱精子症)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

ID:37768945

大小:20.1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30

外科 男性不育症(少、弱精子症)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_第1页
外科 男性不育症(少、弱精子症)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_第2页
外科 男性不育症(少、弱精子症)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_第3页
外科 男性不育症(少、弱精子症)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_第4页
外科 男性不育症(少、弱精子症)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外科 男性不育症(少、弱精子症)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男性不育症(少、弱精子症)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人类精液及精子-宫颈粘液相互作用实验室检验手册·第四版》(世界卫生组织,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年)及《新世纪(第2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外科学》(李曰庆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进行诊断。主要症状:婚后1年以上未育或曾经生育现1年以上未育,精子数量少和/或精子活力、活动率低下。次要症状: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口苦心烦,阴囊潮湿;小腹或会阴部坠胀、疼痛;神疲乏力,面色萎黄,形寒肢冷;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舌质红,苔

2、黄腻,脉滑数;舌质暗,有瘀点,脉涩;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舌红少津,少苔或无苔,脉细数;舌淡苔白,脉细弱。具备主症,或主症加1~2次症即可确诊。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世界卫生组织第4版《人类精液及精子-宫颈粘液相互作用实验室检验手册》(世界卫生组织,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年)及《男科疾病诊断与治疗指南(手册)》(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分会,2012年)进行诊断。(1)男性不育症:育龄夫妇同居1年以上,性生活正常,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女方有受孕能力,由于男方原因而导致女方未孕育;或曾孕育而后1年以上未能孕育者,称为男性不育

3、症。前一种情况称为原发性不育,后者称继发性不育。(2)少精子症:射精后60分钟内,室温下,精子浓度<20×106/ml。(3)弱精子症:射精后60分钟内,室温下,A级精子<25%和A级+B级精子<50%,或精子活动率(A级+B级+C级)<60%。(4)少弱精子症:同时符合(2)、(3)项。(5)排除:①免疫性不育症(MAR阳性)者。②无精子症患者。③严重畸形精子症患者(畸形率>96%)。④精浆异常(精液量<2ml或精液量>6ml;无精子症;PH值<7.2或PH值>8.0;不液化或不完全液化患者)。⑤染色体核型或结构

4、异常、AZF缺失。⑥睾丸发育不良、睾丸萎缩。⑦精子浓度<5×106/ml(重度少精子症);或活而不动精子率>50%者。(6)辅助检查必需检查的项目①精液分析(应包含精子染色,精液白细胞计数---邻甲苯胺染细胞内过氧化物酶)。②精子形态学分析。③生殖内分泌激素测定。④免疫性不育检查。可选择的检查项目①精浆生化。②精子功能检查(顶体酶检测、尾部膨胀试验)。③染色体核型、结构及AZF因子。④精子染色质损伤分析。⑤精子-宫颈黏液的相互作用。⑥精液微生物学分析。诊断标准:凡符合上述(1)、(2)、(5)项者诊断为少精子症;符

5、合上述(1)、(3)、(5)项者诊断为弱精子症;符合上述(1)、(4)、(5)项者诊断为少弱精子症。根据临床条件应结合“辅助检查”进行诊断。(二)证候诊断1.湿热蕴结证:久婚未育,口苦心烦、阴囊潮湿、尿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2.血脉瘀阻证:久婚未育,小腹或会阴部坠胀、疼痛,有时牵及睾丸、腹股沟。舌质暗、有瘀点或瘀斑,脉涩。3.脾肾阳虚证:久婚未育,或有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形寒肢冷、腹胀便溏、小便清长、夜尿频数。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两尺尤甚。4.肾阴亏虚证:久婚未育,或有头晕耳鸣,阳强易举、遗精、早泄,口干、

6、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舌红,少津,少苔或无苔,脉细数。5.气血亏虚证:久婚未育,神疲乏力、头晕耳鸣、少气懒言、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细弱。二、治疗方法(一)辨证选择中药汤剂、中成药1.湿热蕴结证治法:清热利湿。推荐方药:程氏萆薢分清饮加减。萆薢、车前子、茯苓、莲子心、菖蒲、黄柏、丹参、白术等。中成药:萆薢分清丸等。2.血脉瘀阻证治法:活血通脉。推荐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桃仁、红花、当归、芍药、地黄、川芎等。中成药:桂枝茯苓丸、血府逐瘀口服液等。3.脾肾阳虚证治法:温肾健脾。推荐方药:金匮肾气丸合理中丸加减。熟地黄、

7、山药、山萸肉、附子、肉桂、茯苓、丹皮、泽泻、人参、白术、干姜等。4.肾阴亏虚证治法:滋阴补肾。推荐方药:六味地黄丸加减。知母、黄柏、熟地黄、山药、山萸肉、茯苓、丹皮、泽泻等。中成药:左归丸、六味地黄丸等。5.气血亏虚证治法:益气养血。推荐方药:十全大补汤加减。黄芪、人参、茯苓、白术、甘草、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肉桂等。中成药:补中益气丸、八珍丸等。(二)中药贴敷选用海马、怀山药、九香虫等;或枸杞、制黄精、菟丝子、肉苁蓉、黄狗肾等;或熟地、枸杞子、山药、楮实子、淫羊藿、雄蚕蛾等。用蜂蜜调成膏状,隔日1次,交替贴于

8、双侧肾俞及神阙穴,2周为1个疗程。(三)针灸疗法1.体针:脾肾阳虚证,取双侧肾俞、志室、太溪、三阴交;气血亏虚证,取双侧脾俞、胃俞、足三里、三阴交;用补法,留针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2.耳针:王不留行子或磁珠。方法:清洁耳部皮肤预贴部位,探寻耳部较强反应点,用胶布将留行子或磁珠贴于反应点。留穴按摩,每日3~4次,每次按摩1~2分钟。每3~4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