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者的教育论教师对学生的倾听

倾听者的教育论教师对学生的倾听

ID:37778441

大小:537.13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31

倾听者的教育论教师对学生的倾听_第1页
倾听者的教育论教师对学生的倾听_第2页
倾听者的教育论教师对学生的倾听_第3页
倾听者的教育论教师对学生的倾听_第4页
倾听者的教育论教师对学生的倾听_第5页
资源描述:

《倾听者的教育论教师对学生的倾听》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2001年11月第17卷第4期教育科学Educati册ScienceNov.,2001v01.17No.4倾听着的教育——论教师对学生的倾听李政涛(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上海200062)[摘要]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常常不能或难以倾听学生的声音,造成失聪现象,它的表现及其根源多种多样。倾听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体现在本体论、道德、交往或疗治等方面。为了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实现倾听的价值,教师应懂得倾听什么和如何倾听。[关键词]教师;学生;倾听;价值[中图分类号]G6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8064(2001)0

2、4-0046-05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当这一过程被阻断或者处于混乱无序的时候,师生之间的交往和沟通就将陷入困境,教育的危机也将随之出现。对此,教育者应负主要责任。作为教育者的教师承担着培养和发展学生倾听能力的责任,也负有发展并运用自身倾听能力的责任。对于后者,可以认为,倾听受教育者的叙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然而,在日常教育中,教师的“失聪”现象并非罕见,这一现象造成的诸多不良后果,迫使我们将倾听对象化,探寻失聪的根源,审视并追问倾听在教育中的价值和意义。一、教育失聪的表现和根源当学生的叙说或言说被教师

3、拒绝倾听和有意无意地遗漏的时候,“失聪”就出现了。’它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从程度的角度看,有全然失聪和部分失聪。前者几乎对学生的所有叙说充耳不闻,这种教师在剥夺了学生被倾听的权利的同时,也放弃了自己的倾听的权利和义务,并且丧失了倾听能力;后者只是有意无意地选择接受了学生的部分言说。就时间的维度而言,有暂时失聪和长久失聪之分。暂时失聪是任何一个教师都会存在的现象,人的耳朵不可能总是张开,它偶尔也会“沉睡”或“休眠”;长久失聪则是一种异常现象,它表明教师长期将学生的言说拒之耳外。从数量的视角来说,又可分为个体失聪和集体失聪。前者是指

4、一位教师对学生的失聪,属于教师失聪的个体行为,而当面对着同一个或同一群学生的言说,与其有关联的教师都不约而同失聪的时候,这就是集体失聪,即失聪的集体行为。【收稿日期]2001.07-28·46·除此之外,教师失聪还有如下表现形式:1.不健全的倾听(病态的倾听)。教师只倾听那些能满足其自我需要(如维护自己的形象和尊严,产生自我成就感)的声音,对那些可能对自我构成威胁的声音却加以排斥和压制。还有,教师有意无意地诱导和强迫学生发出能使他愉悦的声音,这些并非从学生心中自然产生的声音,充满了欺骗和谎言,它们既扭曲了师生的心理,也扭曲了教育

5、本身。2.虚假的倾听。所谓“虚假”,是指一种虚假的姿态,即教师摆出一付倾听的姿态,打开了一只耳朵,接纳学生的声音,但却让它从另一只耳朵悄然流出,未能让这声音在自己的内心之湖激起任何涟漪,未能使教师的言行和态度发生任何与这倾听有关的改变。最糟糕的倾听是这样的:教师连一只耳朵也未打开,他只是坐在那里,让学生言说,却并不做任何接纳和回应。这表明,在他做出倾听的姿态之前,已经关闭了耳朵,并将这耳朵转向自身。与其说他在倾听他人,不如说是在倾听自我。3.错听。对于学生声音的内涵、方向和潜在意义,教师未能准确把握。他要么将“不是”听成了“所是

6、”,要么未能听出这些声音中的象征意义,用语言学家索绪尔(F.D.Saus.sure)的术语来说,教师只听出了“所指”,但未有听出“能指”,他只满足于把那些能激起情感和思维泡沫的声音概念化,错过了泡沫掩盖下的真实的东西。导致教师失聪的原因很多,其根源体现在形而上学、技术、制度和能力等方面。万方数据教师失聪的形而上学根源是笛卡尔(R.Descartes)的分裂的二元论:人被分成主体/客体、自我/大众、物质/精神、个人/大众等,其核心是主客体的二元论。它在教育中造成诸多恶果:其一,是使学生被对象化、表象化和客观化,这意味着受教育者被置

7、于教育者的对立面,这种人为的对立阻碍了双方的沟通;其二,造成了教师的“自恋癖”。这种自恋癖以自我逻辑和权力意志的相互缠结为基础,体现在教师身上的首要特征是自我中心和自我扩张,学生的一切言说都必须围绕教师的“自我”,他们的声音被强行纳入教师的“听力场”内,接受这个场域运行规则的改造。其次,教师表现了一种强烈的权力意志,试图全面规范、控制和支配学生的教育存在,使自己的声音变成杜威(J.Dewei)听说的从外部强加的教育目的和教育命令,⋯这里也同时验证了福柯(M.Foueault)所揭示的知识/权力的关系。于是,将自我逻辑和权力融为一

8、体的教师,会认为对学生任何降卑式的倾听,都有可能是对其自恋癖和权力意志的威胁和挑战,因此他关闭了自己的耳朵,转而以“独自”的方式与学生交往;其三,对象化、客观化与自恋癖、权力意志的相互作用,导引出了工具理性。教师以操纵性的工具化的方式来与学生联系,将他们视为教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