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菊花 第十册4单元核心教学目标设计

胡菊花 第十册4单元核心教学目标设计

ID:37792493

大小:3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31

胡菊花  第十册4单元核心教学目标设计_第1页
胡菊花  第十册4单元核心教学目标设计_第2页
胡菊花  第十册4单元核心教学目标设计_第3页
资源描述:

《胡菊花 第十册4单元核心教学目标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附件1:武宁路小学学校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三单元核心教学目标设计课程标准学习要求单元核心教学内容单元核心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等活动知道体积的含义,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实际体积观念,知道它们之间的进率2、认识升()、毫升()和它们之间的进率,知道升与立方分米、毫升与立方厘米之间的关系3、初步学会根据实际需要选用适当的体积单位。通过测量操作活动,加深对体积的认识4、通过对物体、模型的观察、制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的特点5、从数长方体所含体积单位个数,到计算长方体体积,归纳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6、

2、初步学会运用估测的方法估计面积的大小7、会解决有关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与体积计算的简单实际问题1、给合生活实例,通过观察、比较等活动来引出体积概念。2、知道边长都为1厘米的正方体的体积为1立方厘米,初步建立1立方厘米的实际体积观念,再通过拼搭的操作活动,进一步认识体积单位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之间的进率,并能进行简单的体积单位的换算。3、在已有的关于长方体、正方体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通过顶点、棱、面这三个方面进一步认识长方体与正方体,并整理正方体与长方体之间的关系: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4、通过“数长方体、正方体中所含体积

3、单位的个数”来得到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并归纳出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5、在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的基础上,学习用割、补的方法分析简单组合立体图形的组成,并能正确计算简单组合立体的体积。6、通过动手操作活动将一个正方体、长方体展开,得到正方体、长方体的展开图,知道正方体、长方体展开图中六个面的特征。(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比较等活动知道知道表示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初步知道体积、容积的含义。2、建立1立方厘米(cm²)、1立方分米(dm²)、1立方米(m²)的实际体积观念,知道它们之间的进率,会进行体

4、积单位的简单换算。3、从数长方体、正方体所含体积单位个数,到计算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归纳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4、通过分析简单组合立体图形的组成,对简单组合体进行合理切割,从而能正确计算简单组合体的体积。5、通过将正方体、长方体展开,探索正方体、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归纳出正方体、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6、利用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等有关知识,探索多个相同正方体叠放后表面积的变化规律,并能利用这一规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7、认识容积单位升()、毫升(),知道它们之间的进率,认识升与立方分米、毫升与立方厘米之间的关系。8、会利用

5、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有关知识求长方体、正方体容器的容积。9、会用量具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7、通过将正方体、长方体展开,探索正方体、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归纳出正方体、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表面积计算公式正确计算正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8、将若干个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探索表面积的变化规律,并利用这一规律来解决有关包装的问题,进一步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9、通过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来认识容积,认识常用的容积单位升、毫升与立方分米、毫升与立方厘米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10、通过动手实验

6、,计算出常见物体单位体积的重量,探索测出体积求重量或测出重量求体积的方法,渗透数学建模思想。10、通过动手实验,计算出常见物体单位体积的重量,探索测出体积求重量或测出重量求体积的方法。(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使用体积单位拼搭出长方体、正方体,数长方体、正方体所含体积单位的个数,从而归纳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的过程,初步体会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意义,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2、通过剪一剪再展开的操作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在从立体到平面、平面到立体的操作、观察、分析等活动中,逐步发展空间观念。3、通过动手实验,

7、计算出常见物体单位体积的重量,探索测出体积求重量或测出重量求体积的方法,渗透数学建模思想。(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学习有关体积、容积、表面积以及体积与重量之间的关系的过程中,逐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知数学是有趣的和有用的,初步了解数学的价值。2、在探究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和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过程中,激发主动探索的欲望,在归纳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思考的条理性、数学结论的明确性。3、在探究有关表面积的变化规律中,渗透节约环保的思想教育。注:标题为四号宋体;直表式5号宋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