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古诗两首(导学案)

13 古诗两首(导学案)

ID:37818671

大小:31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31

13 古诗两首(导学案)_第1页
13 古诗两首(导学案)_第2页
13 古诗两首(导学案)_第3页
13 古诗两首(导学案)_第4页
13 古诗两首(导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13 古诗两首(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3.古诗两首课题古诗两首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该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在教学古诗《所见》和《小池》时,我尝试着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积极地探究,生动活泼地发展。本课设计力求培养学生的文学气质,诗学素养,提高学生的洞察力,使学生徜徉在文学的海洋里,领悟语言文字的精妙,感受诗歌的魅力。学前准备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古诗《所见》,会认诗中的生字,会写本课要求会写的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受诗中牧童的机灵活泼,天真可爱。学习重点能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

2、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学前准备1.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师)2.自学字词,熟读课文。(学生)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回顾引入。(用时:5分钟)1.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古诗,指名背诵。2.揭题,释题。思考:“所见”是什么意思?3.出示课文插图投影,引导学生借助图画说出图画大意。1.学生展示平时积累的古诗。2.自由发言,互相补充。预设:“所见”就是所看见的事物。3.在教师的引导下自由表达,说清楚谁在干什么。1.我知道“所见”的意思是。6二、初读课文,自学质疑。(用时:10分钟)1.出示学习要求:自学三读法:一读:读准读通课文。二读:画出生字,记住字形。三读:读懂句子,

3、学会提问。2.指导学习生字。(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让学生认读。(2)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让学生认读。1.按照学习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圈画生字,识记字形,轻声读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2.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生字。(1)自己练读、开火车读。(2)同桌对读,检查。2.给下列生字注音。()()()所牧捕()()()闭蝉立三、再读感悟,解决疑问。(用时:15分钟)1.出示课文中的插图,过渡:《所见》这首诗,写的就是图上的景物。让我们也来看看图,用几句话说说你看到了什么?2.播放音乐,教师范读。3.引导自由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4.组织小组合作交流每句诗的意思。5.组织

4、全班汇报,教师适时点拨。6.指导朗读:前两句语速稍慢,语调轻柔一些,读出牧童行歌悠然愉快的语气;后两句重读“捕”“闭”“立”和1.认真观察插图,用自己的话描述图画。2.听老师范读课文。3.自由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4.小组合作交流每句诗的意思。5.全班汇报每句诗的意思。(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回荡在山林中。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忽然间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在树下。)6.自己练习——汇报读——评读——练读。7.一边背一边想象画面。3.填空。(1)“牧童”指()。(2)“振”字说明牧童的歌声()。(3)“欲”是()的意思。(4)“捕”的近义词是()。4.我会说。

5、《所见》这首诗前两句的意思是。6“忽然”这几个词,读出牧童捕蝉的动作、神态变化。7.指导有感情地背诵课文。四、指导写字。(用时:10分钟)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引导学生观察:这几个字有什么特点?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2.教师边范写边强调书写要点。3.组织学生描红、临写。4.组织全班展示。1.认真观察要求会写的生字,交流书写要注意的问题。2.仔细观察教师范写。3.描红、临写。4.全班展示。5.我会把字写得更漂亮。诗林童黄闭教学反思这节课开始,我启发学生领读,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已有经验,注重了资源开发;在生字教学中,抓住字词,扎实训练,夯实基础。然后让学生自由质疑,引发自主学习

6、,师生互动学习交流,促进学生知识的建构和生成。符合学生心理需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以“读”为根本,结合古诗情境美的特点,积极创设情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理解感悟。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古诗《小池》,会认诗中的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2.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想象初夏荷塘的美景,激发学生热爱美好事物的情趣。学习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学前准备1.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师)2.自学字词,熟读课文。(学生)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6一、情境导入。(用时:3分钟)1.复习巩固:教师引导背古诗《所见》。2.出示美丽的大自然的

7、图片,引出课文题目。3.板书课文题目,教师简单介绍作者及古诗创作背景。1.齐背古诗《所见》。2.欣赏图片,激发学诗的兴趣。3.了解作者生平和古诗创作背景。6.我知道:这是一首写景诗,是描写()的景色。二、初读感知。(用时:10分钟)1.引导学生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顺诗句。2.组织同桌合作读古诗,相互纠正字音。3.组织展示读古诗。4.出示生字,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认读。1.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顺诗句。2.同桌合作读古诗,相互纠正字音。3.展示读古诗。4.采用多种形式认读生字。7.我会连。qíng池lù惜x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