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课《诗四首》课件

30课《诗四首》课件

ID:37820745

大小:1.88 MB

页数:35页

时间:2019-05-31

30课《诗四首》课件_第1页
30课《诗四首》课件_第2页
30课《诗四首》课件_第3页
30课《诗四首》课件_第4页
30课《诗四首》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30课《诗四首》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诗四首陶渊明(365--427),东晋著名诗人。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著名的隐士,三仕三隐,不满于官场的黑暗,“不为五斗米折腰”,隐居农村。代表作品散文《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诗歌《归园田居》《饮酒》最为出名。作者简介不为五斗米折腰公元405年,陶渊明担任彭泽县令时,郡督邮来县巡察,县吏告诉他,应该穿戴得整整齐齐地去恭迎郡督邮。陶渊明叹息说:“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授印去职。离开官场回到家园,从事耕读。归园田居是古体诗,一共有五首,写于隐居后的第二年,这是第三首。诗歌朗诵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归园田居

2、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huìhèzhǎng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思考:“草盛豆苗稀”一句表明了什么?这是本诗的第一层,交代了劳动的,以及。整句体现诗人不善于种田。地点劳动的收获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前1句体现了农家生活的,“带月荷锄归”一句,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图”。优美的月色描写表现出作者艰辛月下归耕归隐遂愿后的愉快和满足之情。内容点析精彩赏析“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什么?这里的“愿”具体指田园劳作之乐;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在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

3、去自我。文章主旨句?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归园田居》这首诗歌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归园田居》通过作者弃官回家后垦荒耕种的生活,表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享受田园之乐的惬意、闲适心情。小结王维使至塞上诗四首第二课时作者简介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唐朝著名诗人。曾任尚书右丞等官职,世称王右丞。著有《王右丞集》。王维是个多才多艺并有较高艺术修养的作家,他能诗能画,精通音乐。他的诗歌呈现丰富多彩的艺术特色,尤其是创作的山水田园诗对后世影响深远。宋朝苏轼曾赞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写作背景开

4、元二十四年(736年)吐番发兵攻打唐属小国小勃律(在今克什米尔北)。737年春,可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涤西大破吐番军。王维奉使出塞宣慰,并在灯西节度使幕兼为判官。本扁即写出塞时沿途景色。察访军情。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迁。这道诗作于赴边途中。读出字音,读出节奏。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诗歌朗诵首联: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单车”体现情绪失意。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运用了什么修辞,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比喻。以“征蓬”自况,写飘零之感。以“归雁

5、”自比,表思乡之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激愤与忧郁之情,以及政治上失意的苦闷。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了怎样一幅美景?辽阔的沙漠上一道烽烟直升云天,遥远的黄河尽头是一轮圆圆的落日。整体刻画了塞外奇特壮丽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直”字表现了孤烟之高与大漠的平静安谧,“圆”字写出了边塞地区的辽阔旷远。总结: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表现了诗人难以言喻的抑郁心情。渡荆门送别李白诗四首第三课时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人,唐代伟大诗人,与杜甫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著有《李太白集》。李白的诗歌现存九百

6、九十多首,豪迈奔放,别具一格。像著名的组诗《古风》,批判朝政弊端,感慨有志之士不能展抱负;乐府《行路难》,《梁甫吟》,《将进酒》等,是抒发怀才不遇的悲愤;《秋登宣城谢朓北楼》、《望庐山瀑布》、《梦游天姥吟留别》等诗篇,以充满想象的神奇之笔描绘祖国的壮丽山河。尽管李白有的诗歌也隐含着人生如梦、纵酒狂欢的颓丧情绪,但不满于社会和政治的黑暗,追求心身自由和解放的昂扬向上的精神是他诗篇的主旋律。李白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个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杜甫曾给予李白的诗篇极高的评价:“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对后代的诗歌创作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作者简介写作

7、背景诗人李白一生足迹几乎踏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写了不少歌颂祖国壮丽河山的名诗佳篇。这首诗是诗人于开元十三年(726)辞亲远游,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友人而作。诗人在二十五岁之前一直住在四川,这次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出蜀东下,开始漫游全国,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此时诗人,兴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纵情观赏巫山两岸高耸云霄的峻岭,船过荆门一带,视域顿然开阔,别是一番景色。眼界大开,心旷神怡,不由得即景抒情,写下了这首广为传诵的五言律诗。诗歌朗诵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

8、怜/故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