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陕会馆与秦腔传播1

山陕会馆与秦腔传播1

ID:37835342

大小:368.32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6-01

山陕会馆与秦腔传播1_第1页
山陕会馆与秦腔传播1_第2页
山陕会馆与秦腔传播1_第3页
山陕会馆与秦腔传播1_第4页
山陕会馆与秦腔传播1_第5页
资源描述:

《山陕会馆与秦腔传播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文章编号:0257—5876(2006)02—0094—09山陕会馆与秦腔传播宋俊华内容提要本文通过考察山陕商帮的商路走向以及山陕会馆的分布情况,试图揭示山陕商帮的商路与秦腔传播的戏路之间的关系,并以秦腔传播为切入点,分析商业对中国戏曲传播的影响。关键词山陕会馆秦腔传播商路戏路经营以盐业、布业、票号业为主,因两省地域相连、文一化风俗相近而联袂经商,形成与当时徽商竞争抗衡、问题的提出的大商帮。他们在各地建立商业会馆,修建戏台,把秦腔又称梆子,是一种古老的地方剧种。从明秦晋文化包括

2、秦腔传播到了全国各地。万历年问传奇抄本《钵中莲》中存有[西秦腔二犯]会馆的修建可上溯到明代。刘侗、于奕正《帝京曲牌来看,最迟在明末清初,秦腔已经是一个成熟景物略》卷四《稽山会馆唐大士像》载:会馆“设于都的剧种了。秦腔作为一个富有创新的剧种,突破了中,古未有也,始嘉、隆问”⑧。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中国戏曲沿袭了数百年的以曲牌联套为主的“联曲卷二十四说:“京师五方所聚,其乡各有会馆。”除体”音乐体系,促成了以板式变化为主的“板腔体”京城外,会馆也出现在其他地方。会馆是旅居异地的音乐体系的建立,并且为京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乡(包

3、括同省、同府、同县)者或同业者置于京城、据文献记载,康熙年间秦腔就已传到京城。清省城、商埠、通都要邑的一种机构,其功能是多方面代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五说:“秦优新声,有名乱弹的。它既是商帮行会组织的常设机构和活动场所,有者,其声甚散而哀。”乾隆四十五年(1780)秦腔艺些又是供同乡、同业者休息和聚会的地方。人魏长生进京献艺。清代戴璐《滕阴杂记》卷五载:山陕商帮在各地建立的会馆及其戏台,既是探“京腔六大班盛行已久⋯⋯而秦腔适至,六大班伶人索山陕商帮商路的重要标志,又是考察秦腔传播路失业,争附入秦班觅食,以免冻饿而已。”②秦腔遂

4、风线的重要依据。那么,山陕会馆在全国的分布情况靡北京剧坛。那么,作为一个地方剧种,秦腔为什么如何?秦腔的传播路线与山陕会馆修建戏台的关系能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它是如何传播和产生影响的?如何?如何理解秦腔传播在山陕商业中的作用?这戏曲传播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制约因素很多,商些都是我们研究秦腔传播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业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俗语所谓“商路即戏路”,就是说的这一道理。我们知道,山陕商人是二、会馆与戏路明清时期一个非常重要的商帮,他们的影响不仅表现在经济上,而且表现在文化上。山陕商人或称西秦腔传播主要有三个途径,一是

5、山陕籍农民起商,是指明清时期山西、陕西两省籍的商人,他们的义军或山陕籍驻军传播。如《蜀难叙略》记载顺治.——94.——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文艺研究2006年第2期十六年(1659)张献忠部将杨国民驻守嘉定时,曾大府,西接崤函,北望太行,为秦晋门户,两省懋迁之畴摆宴席,让随军秦腔戏班演戏;二是秦腔艺人传播。荟萃于兹,由来久矣。”所以,晋商越过中条山取道清代四川籍秦腔艺人魏长生带班赴各地演出,先后陕县下黄河东行,陕商由关中出渭南、潼关过黄河,把秦腔带到河北、北京、天津、山东、河南、江苏、浙同抵豫西。江

6、、江西、湖北、湖南、安徽、四川等地。三是山陕商自陕西潼关起,由西向东,有数座山陕会馆。人通过商路的传播,这也是秦腔传播最广、时间持续洛阳市内有两座:一是洛阳山陕会馆,康熙、雍正时最久的方式。山陕商帮的足迹遍及全国,逐步形成修建,嘉庆、道光时修葺;一是洛阳潞泽会馆,乾隆了通往各地的数条商路,且所到之处大都建有行帮九年(1744)年晋商捐资修建。洛阳南边有伊川山性的同乡会馆,会馆内多数建有戏台,定期和不定期陕会馆。伊川东南有社旗山陕会馆,乃嘉庆元年的秦腔戏班演出成为会馆职能的一部分。山陕商帮(1796)至道光元年(1821)修建

7、,同治、光绪年间扩在商路上大量兴建会馆为秦腔的传播打开了一条条建。社旗东北有郏县山陕会馆,乃嘉庆二十四年戏路。(18l9)重建。郏县东北有禹县山西会馆,乃乾隆1.西南部会馆与戏路。川与秦地毗邻,为古秦甲申(1764)修建,道光六年(1826)修葺。禹县东地的一部分。陕西商人越过秦岭,一路人川,并向北有朱仙镇关帝庙,明嘉靖六年(1527)晋商修建。黔、滇、藏发展。所谓的“蜀盐走贵州,陕商聚茅唐河县有源潭镇山陕会馆。朱仙镇东南有周口山台”,就是清代陕商向西南发展的写照。《云南通陕会馆,康熙三十二年(1693)修建,雍正、乾隆、嘉

8、志》说,云南的“典当业则为陕西、山西帮所开设庆、道光时修葺。周口东北有开封山陕会馆,乾隆者”⑨。清人《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续编》说西藏:三十年(1765)修建,光绪末年修葺。许昌舞阳县“城以内所驻商贾,为秦晋两帮最伙。”现存四川有北舞渡镇山陕会馆。山陕商人东出河南,进入山省自贡市的西秦会馆,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