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草原第二课时

16草原第二课时

ID:37837175

大小:3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01

16草原第二课时_第1页
16草原第二课时_第2页
16草原第二课时_第3页
资源描述:

《16草原第二课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精读课文教学目的: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2、读懂课文,在草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3、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已初步学习了《草原》这篇文章,课文主要写了什么?2、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理解课文,领略草原的美丽风光,感受蒙古族同胞的热情好客。二、组织自学按要求自学课文第1小节1、自由轻声读课文。2、想一想,草原有什么特点?作者的心情怎样?3、同桌互相讨论。4、试着有感情地读读课文。

2、三、交流点拔1、看录像后读课文,说说草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找出句子读一读。3、打出投影句子。4、看画面并轻轻读读这些句子,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草原的?5、读投影中的句子,把你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同桌听,简单说说喜欢的原因。6、指名读,体会草原的美和大。(1)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2)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3)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

3、际。7、连起来把这些优美生动的句子读一读。8、评读,该怎么读。过渡:仅仅读出喜爱、赞美的语气就够了吗?看看作者当时的心情吧!9、第一次看到草原,面对满眼翠绿,怎不让人感到愉快和惊叹,你们怀着愉快的心情,带着惊叹的语气,去读读看。10、指名读。11、你来到了草原,最想干什么?用“既……又……既……又……”连起来说一句话。12、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这是真的吗?运用拟人的手法,也突出了草原的美。四、组织自学过渡:草原的天很可爱,景色也很迷人,草原人民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4、“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该怎样理解?它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默读课文2─5小节,思考以上问题。五、交流点拔1、读了课文,蒙古族同胞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体现蒙古族同胞热情好客的语句很多,拿出笔把每小节中你最喜欢的句子划出来,同桌互相说说喜欢的原因?3、指名说,体会蒙古族同胞的热情好客。(1)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看画面。学生说。男女老少穿着艳丽的服装,骑在马上,衣襟与绸带迎风飘舞,确实像一条七色彩虹。(指图说)把“飞”改成“跑”行吗?他们为什么要

5、跑得那么快?所以在读时要体现这种急切的心情。指名读。在以下小节中,再谈谈。(2)也不知是谁的手……民族团结互助。如果你是访问团的一员或是蒙古族中的一个,当时你会说些什么?指名说。说着你想说的话,和前后左右的同学握握手,体会一下当时主客相见热闹的场面。(3)干部向我们……我们再回敬。蒙古族同胞还用什么招待我们?读句子。他们盛情地招待我们,访问团的每一个成员对他们都充满了感激之情。带着这种感情读读。(4)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怎样理解?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理解中有困难吗?让我们带着依依惜别之情,集

6、体朗读这句话。六、总结1、课文具体写了作者见到的草原美景和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远道迎客,盛情款待客人的情景,草原的静态美和蒙古族人民欢迎客人时,热情欢腾的动态美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2、草原上的美丽风光让我们深深陶醉,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更使我们深受感动。民族团结互助是大家共同的心愿。3、朗读课文作业设计:1.找出课文中的比喻句,读一读,想一想把什么比作什么,然后抄写在摘抄本上。板书设计:16草原初到草原————草原的景色动人受到欢迎————由寂静变热闹热情相见————气氛热烈盛情款待————食品丰富,有歌有舞愉快

7、联欢————载歌载舞,不忍离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