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初三历史下册中考复习课件

中考初三历史下册中考复习课件

ID:37843697

大小:1.84 MB

页数:37页

时间:2019-06-01

中考初三历史下册中考复习课件_第1页
中考初三历史下册中考复习课件_第2页
中考初三历史下册中考复习课件_第3页
中考初三历史下册中考复习课件_第4页
中考初三历史下册中考复习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初三历史下册中考复习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三历史下册中考总复习世界现代史:以十月革命为起点1、三条主线: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和经济(一战后、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和经济(一战后、二战后)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二战后)2、三种世界格局的演变:一战后建立的世界格局二战后建立的世界格局苏联解体后的世界格局3、两个对世界具有深远影响的事件: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三次科技革命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列宁(布尔什维克党)俄国十月革命时间:领导人:地点:结果:性质:意义:1917年11月列宁彼得格勒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苏联(1922—1991年)人类历史上

2、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诞生了第一个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国家不是十月教材经典材料解读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1、十月革命有怎样的历史地位及历史意义?2、中国最早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人物及著作。李大钊《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3、中国近代史上哪些历史事件是十月革命直接影响下发生的?五四运动、中共成立等第2课  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

3、搞了很多年,也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邓小平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新经济政策(苏俄)斯大林模式(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1921年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形成的标志:1936年新宪法的通过特点:时间内容:作用:评价:历史上发挥过一定作用,但具有严重的弊端。“列宁的思路”好在哪里?以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俄国国情决定的,这一创新精神直到今天仍焕发着强大的生命力。教材经典材料解读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

4、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的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列宁1、材料中的办法指什么政策?战时共产主义2、认识错误后,列宁实行了什么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3、从中,我们得出怎样的启示?经济建设要从实际出发,制定适合国情的政策。第3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面的词语所反映的历史史实有何联系?一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五四运动想一想会议时间地点操纵国重要条约建立的体系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1919年1月1921—1922年巴黎近郊的凡尔赛宫美国华盛顿美英法美英日《

5、凡尔赛和约》(对德)《九国公约》(关于中国)凡尔赛体系华盛顿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战后的建立的世界政治格局)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长久维持下去。教材经典材料解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长久维持下去。知识回顾俄国十月革命的时间、领导人、地点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地位及结果。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斯大林模式的主要特征一战后的世界格局是由哪一

6、体系维系的?列举这一体系的两个主要条约如何评价这一体现。第4课 经济大危机经济大危机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地域特点影响从美国开始,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涉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比较长、破坏性特别大(1)使生产力遭到巨大破坏(2)引发了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各国资产阶级为此寻找出路,走上了不同的道路(美国:德、日:)罗斯福新政建立法西斯恐怖独裁统治“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也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罗斯福的就职演说(1)罗斯福上

7、台时,美国面临什么样的局面?(2)罗斯福上台后,采取了什么样的对策?(3)罗斯福推行这一政策的目的是什么?(4)这一政策的中心措施是什么?评价罗斯福新政,判断对和错(1)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生活得到改善()(2)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先例()(3)彻底改变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4)说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可以完全消除。()经济危机新政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对工业的调整《工业复兴法》√√××教材经典材料解读第5课法西斯势力的猖獗法西斯政权的建

8、立国别建立时间建立标志法西斯势力内外政策影响意大利1922年进军罗马法西斯党一党独裁扩军备战德国独裁统治扩张侵略日本“二二六”兵变后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残酷镇压扩张强烈希特勒上台纳粹党军部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1933年1936年萨拉热窝事件时间:1938年9月与会国:德、意、英、法内容:割苏台德地区给德国影响:慕尼黑阴谋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慕尼黑阴谋一战的导火线慕尼黑阴谋助长德国扩张野心,加速二战的爆发第7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