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逻辑近代复兴与未来发展

中国逻辑近代复兴与未来发展

ID:37865569

大小:187.37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6-01

中国逻辑近代复兴与未来发展_第1页
中国逻辑近代复兴与未来发展_第2页
中国逻辑近代复兴与未来发展_第3页
中国逻辑近代复兴与未来发展_第4页
中国逻辑近代复兴与未来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逻辑近代复兴与未来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8卷第1期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Vol.8No.12007年3月JournalofYanshan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Edition)Mar.2007中国逻辑的近代复兴与未来发展刘邦凡(燕山大学文法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4)[摘要]以墨家逻辑为主体的中国逻辑,沉寂两千多年,直到清代才重新引起人们的重视。而中国逻辑与西方亚里士多德逻辑既有共通性、也有特殊性。广泛开展比较逻辑研究,有利于把中国逻辑的丰富内涵推向世界,成为世界知识的重要

2、内容。[关键词]中国逻辑;亚里士多德逻辑;近代复兴;未来发展。[中图分类号]B81-0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692(2007)01-0001-07物逻辑重在内涵,‘类不可必推’、‘推类之难,说一、何谓“中国逻辑”在名之大小’。‘类’,即应作为推论的依据,又不检索CNKI收录的1994年以来发表的论文,能完全依靠。公孙龙曾注重内涵的分析,我姑且名[2]263以“中国逻辑”为篇名或关键词的文章只有23篇,为内涵的逻辑,这是中国逻辑的一个特点。”而且很多时候,“中国逻辑”并没有专

3、指“中国古周文英先生在《中国逻辑思想史稿》中先有“中[3]214-247代逻辑”,往往涵盖“中国古代逻辑或中国古典逻国古典逻辑”的提法,又说:“中国的古典逻辑”、“中国近现代逻辑研究”等范畴。周文英先生辑叫名学。名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呢?刘歆认为,①[3]214-247系列文章中尽管没有定义“中国逻辑”,但从文中名家者流,盖出于礼官,名学就是正名之学。”思想来看,“中国逻辑”概念包括中国传统逻辑和司马迁作《史记》,说“韩非喜刑名法术之学”,近现代中国逻辑研究等内涵。在孙中原先生的系列后来的一些人解

4、释说,“这个刑名也包含有‘刑名’②[1]的意义,于是法家的刑名之学又被认为是名家的一文章中以及许锦云先生的文章中,“中国逻辑”与“中国古代逻辑”二词没有作区分,时而说“中个重要方面。战国时,公孙龙、荀子、墨家讲名与国逻辑”,时而说“中国古代逻辑”,大概他们的实(或说形与名),近代大多数研究中国逻辑的人,[2]263“中国逻辑”概念指的是“中国古代逻辑”。认为这才是典型的名学。”初步断定,周文英[2]263大概有“中国逻辑”即“中国古典逻辑”的意思。温公颐先生在其文集中曾多次使用中国逻辑概念,但没

5、有具体作出界定,不过从他分析中最早提出“中国逻辑传统”概念的是周礼全先国逻辑的特点看,他的中国逻辑主要指中国古代以生,他曾说:“在逻辑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就产生了三物逻辑为代表的内涵逻辑,他曾说:“中国逻辑许多不同逻辑体系并形成了三个不同的逻辑传统,[4]与西方三段逻辑和印度三支逻辑既有相同的方面,即中国逻辑传统、印度逻辑传统和希腊逻辑传统。”又有不同的方面,既有共性,也有个性。中国的我们所谓的中国逻辑,就是指“中国古代逻辑”,名、辞、说(说辞),有一般逻辑的特征,但不能换句话说,就是指以亚里士多

6、德逻辑为传统的西方和古希腊、古印度等同。从逻辑的总的性质来逻辑传入中国之前,未受其影响的中国传统逻辑。看,西方推论三大类属为依据,可以说是外延的逻中国逻辑是以“墨家逻辑”为主线的。所谓墨辑,这与中国的三物逻辑有所不同,我国古代的三家逻辑就是指《墨经》中的名辩逻辑思想与方法,[收稿日期]2006-11-20[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现代归纳逻辑的创新功能与应用及其认知基础研究”(05JZD0008)的系列研究成果之一。[作者简介]刘邦凡(1967-),男,重庆涪陵人,燕山大学文法

7、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南开大学博士。2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也指“《墨经》中所包含的墨家逻辑学说,是中国古别或部分事物、现象知识的推理;由个别或部分事[5]代逻辑的代表”。同时,中国逻辑不仅包括墨家逻物、现象的知识推出该类事物或现象普遍性知识的辑,而且包括先秦其他诸子百家的逻辑学说,也包推理;由一个或一类事物现象的知识推出另一个或括先秦以后中国文化典籍中一切有关逻辑的思想与一类事物、现象知识的推理。另一种观点是,依照方法,当然也包括墨家以前“辩者”的逻辑学说,前提与结论

8、联系的状况将推理区分为:由前提必然不过,“中国古代逻辑学思想的发展,到了《墨经》,得出结论的必然性推理和由前提不必然得出结论[6]例言就同登上高峰一样”。总的说来,在中国逻辑的或然性推理。发展史上,甚至于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墨家逻辑这些类型的推理普遍地存在于东、西方各民族对中国先秦诸子百家直至汉晋思想都曾产生过全面人民的实际思维中,也被不同程度地反映于不同的而深刻的影响。如果说西方传统逻辑是以亚里士多逻辑理论或思想中。例如,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是德逻辑为代表的话,印度逻辑是以因明为代表的一种必然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