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公园二号车行桥及连接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0170829

XX公园二号车行桥及连接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0170829

ID:37907201

大小:382.63 KB

页数:61页

时间:2019-06-02

XX公园二号车行桥及连接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0170829_第1页
XX公园二号车行桥及连接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0170829_第2页
XX公园二号车行桥及连接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0170829_第3页
XX公园二号车行桥及连接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0170829_第4页
XX公园二号车行桥及连接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0170829_第5页
资源描述:

《XX公园二号车行桥及连接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0170829》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綦江沙溪滨河公园二号车行桥及连接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审核:审批:重庆市实力公路开发有限司二〇一七年十月目录一、工程概况11、项目基本情况12、工程场地特点13、市场供应条件14、自然地质条件2二、编制依据6三、施工总体部署计划71、现场组织机构及施工队伍配置72、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机具配置及使用计划73、临时工程的规划及布置8四、资源配置计划9五、施工准备计划10六、施工平面总布置16七、施工总进度计划171、施工总进度设计的原则与依据182、工程总进度计划及关键工作183、进度保证措施18八、主要工程施工方案2

2、11、道路工程主要施工方案212、桥梁工程主要施工方案23九、施工安全管理311、安全管理要求312、安全管理措施31十、安全保证措施34十一、施工技术措施38十二、质量保证体系401、工程质量目标402、工程质量方针403、组织措施404、技术保证措施41十三、施工期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50綦江沙溪滨河公园二号车行桥及连接道路工程项目部组织机构框图54附件1:施工组织总体进度横道图附件2: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綦江沙溪滨河公园二号车行桥及连接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一、工程概况1、项目基本情况本工程主要为周边地块服务,南接沙溪路

3、,北接待开发地块,周边规划为商业、居住用地及滨江路,建成后将紧密联系周边区域。本次设计起点接现状沙溪路,途径美食城,横跨沙溪河,终点与四联地产开发地块相接,全长305.390米,标准路幅宽度为7.25米,设计时速20KM/h,道路等级为城市支路。包含一座横跨沙溪河的大桥,桥梁全长100m,桥面宽度为12m,结构形式为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面最大纵坡2%,桥面横坡双向1.5%,桥梁安全等级为一级。本次施工内容包括道路工程、交通工程、桥梁工程,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图纸,暂不包括沿线的排水、照明等工程。本次施工组织设计主要是

4、对该项目实施阶段进行合理组织和计划。2、工程场地特点工程起点接现状沙溪路,沙溪路右侧为双向两车道的城市次干路,起始段为正在建设中的美食城项目,左侧为居民住宅小区,沿沙溪河两侧为正在修建的景观步道,整个场地的地形为两侧高中间低的河谷地形,沙溪河两岸的标高为220m左右,地势较陡。工程对外交通十分方便,建设条件优越。3、市场供应条件(1)外来建筑材料本工程所需的C50以下商品砼由就近商品砼公司提供,预拌站位于綦江城区附近,桥梁预应力砼箱梁使用的C50商品砼由于綦江范围内市场使用率小,綦江区内商品砼公司无法提供相关产品,则C

5、50商品砼需从重庆主城区附件商品砼公司提供,运距约75公里。钢材、木材、一般性材料和临时所需材料等均考虑在綦江或重庆主城区内就近购买。第58页(2)施工用电主电源以建设单位确定的电源接入点为准,场内临时用电安装便捷。(3)施工供水工程区水源丰富、水质优良,取水方便。(4)施工用风施工用风采用移动式空压机解决。(5)劳动力施工区附近有大量劳动力,短期培训后可直接参加工程建设。4、自然地质条件4.1水文綦江河是綦江县第一大河流,为长江上游右岸的一级支流,全长231.3公里。发源于贵州省桐梓县凉风垭铜鼓圆,自南向北,流经贵州

6、省桐梓县、綦江县和重庆市江津区,于江津区顺江场注入长江。干流全长198公里,总落差854.2米,大约85%的落差集中在赶水以上。綦江河流域面积7068平方公里,集雨面积形状呈心叶形,水系排列呈树枝状。沙溪河为綦江河一小型支流,与綦江水力联系紧密,拟建道路横跨沙溪河,綦江城区段内20年一遇洪水位为226.88m。綦江洪水位对拟建道路影响较大。4.2建设场地地形地质条件4.2.1地形地貌拟建场地整体位于构造剥蚀、侵蚀浅丘地貌区。主要为浅丘和宽缓沟谷交替地貌。斜坡地形坡角5°~20°,局部达25°~35°,陡崖地形坡角70~

7、85°,沟谷地形坡度较缓,坡度约3-10°。沟谷区域土层厚度相对较大,浅丘斜坡地表多被残坡积粉质粘土覆盖,土层厚度较小。场地内现状沙溪河北侧为原始地貌,南侧为回填高地,场地高程216~270m,相对高差约54m。4.2.2地质构造第58页勘察区地质构造上位于明月峡背斜南端西翼,岩层连续完整,属于单斜构造,未见断层通过。岩层产状263°∠22°,层面结合程度差,为硬性结构面。岩体中主要发育两组构造裂隙:LX1产状305°∠85°裂隙面较平直,延伸长度2~10m,呈闭合~微张状,微张宽度1~3mm,无充填物或少量泥质充填,

8、结合差,裂隙密度1条/3~5m;LX2产状201°∠80°,裂面较平直~弯曲,延伸长度1.5~6.0m,呈闭合状,未见充填物,结合差,裂隙密度1条/3~12m。砂岩、泥岩呈层状构造,岩体完整程度为较完整,岩层层面结合程度差,无充填,局部少量泥质充填。砂岩泥岩结合层面,结合程度很差,无充填,局部少量泥质充填。裂隙、砂岩层面及泥岩层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