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技术及其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

GPS技术及其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

ID:37914515

大小:3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02

GPS技术及其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_第1页
GPS技术及其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_第2页
GPS技术及其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_第3页
GPS技术及其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_第4页
GPS技术及其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GPS技术及其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GPS技术及其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TheApplicationofGPSTechnologyinCadastralSurvey姚爱涛(山东广信工程试验检测有限公司,济南250002)摘要:本文重点介绍了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GPS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作业模式、工作流程和控制措施。关键词:GPS;RTK(Real-timekinematic)是指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差分技术;地籍测量0引言随着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GPS已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在地籍测量中发挥了巨大作用。GPS测量技术的应用,将极大地推进城镇全解析的数字化地籍测量

2、技术的发展,使城镇地籍管理和地籍测量手段实现自动化和半自动化,有力地促进城镇地籍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城镇地籍管理水平的提高。1GPS与地籍测量1.1GPS技术基本原理GPS是指利用GPS定位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定位、导航的系统,称为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它是采用距离交会法以三角测量的定位原理来进行。GPS所采用的是多星高轨测距体制,并且将GPS卫星和接收机的距离量作为基本观测量。只有在地面GPS接收机接受的卫星信号同时在3颗以上之后,才可以利用位距测量或者是载波相位测量,来进行测算,然后得出卫星信号到接收机所花费的距离以及时间,最后再根据各卫星所处的位置信息,把卫星到用户的多个等距离

3、球面相交后,就能够获得用户的三维(经度、纬度、高度)数据坐标、速度以及时间等相关参数。GPS的测量中通常使用的两类坐标系统是在空间固定的坐标系统和与地球体相固联的坐标系统,又被称作地固坐标系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坐标系统的变换需要根据坐标系统间的转换参数进行,依次来进行坐标系统坐标的推算。这么一来便使得表达地面控制点的位置和处理GPS观测成果更加容易,因此作为新一代的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全球定位系统,以其自身的全球性、全天候、高精度、高效益的优点,被广泛地应用于地籍测量中。1.2地籍测量地籍测量是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它是以地籍调查为依据,借助仪器,以测量技术为手段,从控制

4、到碎部,精确测出各类土地的位置与大小、境界、权属界址点的坐标与宗地面积以及地籍图,以满足土地管理部门以及其它国民经济建设部门的需要,是土地管理的技术基础。1.2.1原则分级布网、逐级控制,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1.2.2分类按设备手段不同:分为普通测量法(地面法)、航测法和综合法;按地籍原图的成图方法:分为解析法、部分解析法和图解法;按基本图件的可用性,分为地籍修测、补测与全测。1.3内容地籍平面控制测量(在地籍测量区内,依据国家等级控制点选择若干控制点,逐级测算其平面位置的过程),地籍细部测量(在地籍平面控制点的基础上,测定地籍要素及附属地物的位置,并按确定比

5、例尺标绘在图纸上的测绘工作),地籍原图绘制,面积量算与汇总统计,成果的检查与验收。2GPS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GPS技术对土地勘测定界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土地征收和利用、土地的规划、土地的转让、土地利用及土地开发整理及复垦等方面的工作需要。通过测量来实现对土地使用范围的界定,同时还要实现边界地址位置、土地利用现状、土地使用面的量化管理、以及土地的审批等方面的量化管理,以便保证土地的科学合理、公平准确的应用。初期的地籍测量用的是专门的测量仪器,实行人工测量,但是这样测量的范围相对来说比较小,测量的精度也不够高,再加上外加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致使地籍测量带有很强的不准确性,给相关人员

6、多用土地资源提供了可乘之机。技术采用全部自动化的操作减少了外界因素的影响,而且高速度、高精度,保证了它可以高效的完成各项测量任务。2.1地籍测量作业模式2.1.1常规静态相对定位采用2台或2台以上接收机分别安置在一条或数条基线的两端点,同步观测4颗以上卫星,每时段45—120min。基线的相对定位精度可达5mm+1*10-6*D(D为基线长度(km))。GPS所构成网形利于外业检核,并且可以通过平差,进一步提高定位精度。可用于地籍控制网的建立。2.1.2快速静态定位在测区中部选择一个基准站,并安置一台接收机连续跟踪所有可见卫星,另一台接收机依次到各点流动设站,每点观测数分钟,

7、其测得流动站相对于基准站的基线中误差为5mm+1*10-6*D。特点是作业速度快、精度高,但两台接收机工作构不成闭合图形,可靠性较差。可用于地籍平面控制网的建立、控制点加密及界址点测量等。2.1.3GPS—RTK实时动态定位GPS—RTK技术是建立在载波相位观测值基础上的实时动态定位系统,应用RTK技术进行定位时要求基准站接收机实时地把观测数据及已知数据实时传输给流动站,流动站快速求解整周模糊度,在观测到四颗卫星后,即可实时地求解出厘米级的流动站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