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九年级上语文月考语文试卷

苏教版九年级上语文月考语文试卷

ID:37937555

大小:171.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6-03

苏教版九年级上语文月考语文试卷_第1页
苏教版九年级上语文月考语文试卷_第2页
苏教版九年级上语文月考语文试卷_第3页
苏教版九年级上语文月考语文试卷_第4页
苏教版九年级上语文月考语文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九年级上语文月考语文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苏教版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时间:2011.10.15一、积累·运用(30分)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题目。(6分)带着感激和依恋,带着激情和梦想,我们即将踏上新的征程。忘不了生机àng然、温馨美好的校园,忘不了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师长,。在人生的每一个考场,我们都将无所畏jù,努力拼搏,积极进取,交出完美的答卷。①给文中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②仿照画线句,结合语境,在横线处续写一个句子。(2分)2.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或作家、作品。(10分)①,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②乃不知有汉

2、,③,天山共色。(吴均《》)④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相见欢》)⑤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⑥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与杜甫的“侧身天地更怀君,独立苍茫自忧民”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连云港的山山水水神奇瑰丽,花果山云雾缭绕、林木苍翠,苏马湾海天一色、白帆点点,真是美不胜收。B.在省“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中,我市多名中学生以别具匠心的构思和丰富鲜活的内容夺得一等奖。C.近阶段,毒黄瓜、瘦肉精、塑化剂……种种食品安全问题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公众面前,令人惴惴不安。D.他极为惊异地发现,

3、那些鸟儿运用巧妙之技,借助呼吸之气,能随心所欲地叫出各种声音,好听极了。4.下面语段中画线的三个句子都有语病,请把它们找出来加以改正。(3分)①我市积极普及、宣传消防安全知识,今年以来,②我市各级消防部门联合社会企业单位斥资大约200万元左右,精心打造了社会化消防大宣传工程。③今后我市还将进一步加大消防工作,全面提升公共消防安全水平。5.名著阅读题。请在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4分)(1)在《水浒传》中,“三打祝家庄”的故事非常精彩。请你任选其中两次,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其情节。(2)在《格列佛游记》中,“我”获得自由两个星期后,小人国的内务大臣告诉“我

4、”:“在外国人看来我们的国势显得很昌隆,实际上却被两大危机所苦。”请问这两大危机是什么?6.“体育有无必要参加中考”,向来是学生们议论的话题,至今争论不休,意见难以统一。下面是甲方同学的一段辩词:体育作为中考科目,完全多此一举:其一,体育仅占35分,可同学们为了这点分数,付出了很多锻炼时间,大大影响了其它学科的学习。其二,体育中考成绩对于升学没有太大的参考价值,绝大部分同学都能拿到满分,要么提高标准,增加区分度,否则不如不考。如果你是乙方的主辩,你怎样针对对方的观点,进行反驳,表述你的理由。(4分)二、理解·感悟(60分)9(一)阅读《浣溪沙》,完成7

5、—8题。(5分)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7、这首词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8、“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已成为千古名句,请说说这两句词的妙处。(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6分)(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

6、美池、桑麻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乙)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甚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①融然②。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③素琴一张,弦徽④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节选自《晋书》)[注]①适:满足。②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③畜:同“蓄”。④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徽即琴弦音位

7、的标志。9.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6分)⑴渔人甚异之()   ⑵阡陌交通()⑶颖脱不羁()   ⑷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5)林尽水源()     (6)弦徽不具()10.翻译下列句子。(4分)⑴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⑵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11.请从[乙]文中摘录出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麻之属”所表现的理想生活形成强烈反差的句子。(2分)12.从[乙]文看,陶渊明的琴没有琴弦,他本人也不会抚琴,但也朋友相聚,他却“抚而和之”。他真的是在抚琴吗?结合全文看,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4分)(三)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3-17题。(1

8、2分)生态脚印①有一种说法:“人口是定时炸弹。”人口爆炸是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至2050年,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