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HR课程《人力资源诊断》

哈佛大学HR课程《人力资源诊断》

ID:37944660

大小:248.00 KB

页数:67页

时间:2019-06-03

哈佛大学HR课程《人力资源诊断》_第1页
哈佛大学HR课程《人力资源诊断》_第2页
哈佛大学HR课程《人力资源诊断》_第3页
哈佛大学HR课程《人力资源诊断》_第4页
哈佛大学HR课程《人力资源诊断》_第5页
资源描述:

《哈佛大学HR课程《人力资源诊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哈佛大学HR课程HarvardBusinessSchool《人力资源诊断》人力资源诊断第一章管理诊断前的准备一、人力资源管理诊断的意义  人是生产诸要素中最重要的因素,人也是企业各种资源中最宝贵的资源,因而企业活力的源泉在于企业中的全体员工,员工素质的高低决定了企业的盛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诊断是管理咨询人员通过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诸环节的运行、实施的实际状况和管理效果进行调查评估,分析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性质、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改革方案以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达到“人”与“事”的动态适应性目的的一种顾问服务活动。可见,人

2、力资源管理诊断过程应视为帮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作出改进工作、提高管理效率、开发和引导人力资源的有效途径。因此,人力资源管理诊断的作用一方面体现在诊断人员能凭自己丰富的管理知识优势,较为迅速地帮助企业发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管理水平;另一方面,通过人力资源管理诊断活动,可以使企业管理者与诊断人员双方的实践经验和知识技能得以交流,有利于提高企业管理者的经营能力。二、诊断准备  预备诊断是为正式诊断作准备的,因此正式诊断的规模越大,预备诊断越应该细致,只有预备诊断做得好,正式诊断才能迅速、准确,但预备诊断也不应耗时耗

3、力过多,以免喧宾夺主。接受诊断企业要提供以下18项资料:(1)企业从业人员数及构成情况;(2)组织机构及职权范围;(3)劳动纪律和出勤情况;(4)过去一年的生产情况;(5)各类人员的变动情况;(6)工资和奖金的情况;(7)离职、退休制度及其执行情况;(8)作业规则的实施情况;(9)人事考核和能力评价的方法;(10)现场整顿和安全卫生状况;(11)教育训练情况及其效果;人力资源诊断(12)提薪、晋级手续及执行状况;(13)部门之间、人员之间的情报交流情况;(14)福利保健设施及利用状况;(15)领导及从业人员的素质状况;(16)

4、人际关系状况;(17)从业人员的工作热情;(18)近三年的劳动生产率变化情况。  搜集和整理现行的人事政策和人事管理程序,包括受诊企业的上级行政部门在人事工作方面的例行原则、工作贯彻等。  了解受诊企业劳动环境的特殊性。  准备诊断计划和调查问卷。调查问卷要根据专题进行设计,切忌勉强套用  了解和掌握同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水平、人员结构状况、行业内享有较高知名度的人物及其成长过程。  了解和掌握企业的经营战略与组织战略,以及围绕经营战略而拟定的产品发展计划、技术进步计划和投资计划,还包括与人力资源开发有关的其他资料或初步设想。  

5、此外要确定诊断小组的成员,一般根据受诊企业的状况、规模、诊断人员的能力以及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实际情况而定,要求诊断人员、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主管和企业经理共同组成。还需要收集内外资料,包括企业所属行业的特点,面临的市场竞争和劳动力市场状况等有关信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提供有关企业发展、组织机构人事制度及运作全套规程等原始资料。人力资源诊断第二章人力资源管理诊断的基本内容  人力资源管理诊断,主要包括人力资源方针和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诊断;确保劳动力的诊断;人力资源考核诊断;能力开发和教育培训诊断;保护劳动力诊断;工资管理诊断和人际关系

6、诊断等。其诊断要点如下:一、人力资源方针和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诊断  在生产力的组织管理中,人是居于主导地位的。因此,重视人的作用,加强人事管理,大力开发人才是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收益的重要途径。人力资源方针和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诊断的要点是:(1)对问题的认识是否敏感、正确、灵活?必须从了解企业内部发生事情的能力和了解企业外部产生事情的能力这两方面来考虑。所谓了解企业内部发生事情的能力是指经营者是否正确地掌握职员的要求和意见及部门之间的纠纷等,是否明确烟尘、高温、垃圾、照明、机械性能等实际条件给职员带来的影响。所谓了解企业外部发

7、生事情的能力,是指对销售条件的变化、购买条件的变化、劳动市场的变化等这些直接的环境变化是否敏感,对法律的变化、产业界的动向、技术动向这些间接的环境变化是否敏感。(2)对哪些方面的信息关心?其范围有多大?必须分为企业目前所关心的领域和企业将来要关心的领域并进行调查。另外,有必要将企业目前关心的领域分为长期关心领域和短期关心领域两类。(3)企业掌握的现实情况和客观实际情况之间有无差异?如有差异,应予指出(4)是否谋求加快事务处理的速度?(5)是否适当地使用了机器、仪器来处理事务工作?(6)单据、转账、报表种类是否齐全?(7)文件整

8、理工作是否顺利?(8)是否经常研究事务工作手续?(9)更正错误工作情况是否多?(10)是否作了适当的检查?(11)有无消除违法行为的安排?(12)是否为减少需要熟练的工作量而推行了标准化?(13)是否对工作的繁简作了调整?(14)必要的资料、机器、仪器是否齐全?(15)环境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