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十二郎文集体备课

祭十二郎文集体备课

ID:38006750

大小:5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5-05

祭十二郎文集体备课_第1页
祭十二郎文集体备课_第2页
祭十二郎文集体备课_第3页
祭十二郎文集体备课_第4页
祭十二郎文集体备课_第5页
资源描述:

《祭十二郎文集体备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二年级语文学科集体备课教案课题名称《祭十二郎文》课时1主持人朱红霞主备人朱红霞时间5月16日地点办公室参加教师朱红霞伏芳红江国建备课内容与讨论情况一、教学内容:这是一篇祭文。作者通过记述一些家常琐事,表达对十二郎深切的痛惜和怀念之情,融抒情于叙事之中,写的凄恻动人,感人肺腑。由此可确定教学的重点:一是指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感受对亡侄的无限哀痛之情和那凄楚的宦海沉浮的人生感慨,并领会叙事中抒情的特点和不拘常格、自由抒情的方式;二是指导学生结合朗读,体会本文边泣边诉的语言特点及文言语助词“邪”“也”“乎”“矣”对于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二、新课标要求

2、: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努力提高学生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是这套教材有意识追求的。在研讨与练习里,揣摩精彩语句或诗句、总结句式特点、体味精妙用词等题目,可谓初步进入了语言的内部,去探询语言运用之奥妙,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及语感都是很有好处的。三、教材中的地位:本文是我国文学史上的抒情名篇,教学中宜主要采用诵读法。除介绍一点背景知识外,先由教师范读,然后引导学生饱含感情地分段朗读。在读的过程中,逐

3、段理清文章的思路,揣摩文意。重点段落可让学生反复朗读,教师加以适当的评点和板书,使学生真正进入到作品的审美意境中。四、教学任务分析:文言文认知难度大,文字障碍多。文学鉴赏对学生能力要求高,学生不仅要理解课文内容,还要从文学角度欣赏课文,使之逐步形成从文学角度来分析理解文章的习惯,形成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积累文言词语,积淀文言语感,培养文言文的诵读与翻译能力。2.体会文章深厚、真挚的感情,把握课文边泣边诉的语言形式,体会遣词用字的妙处,品味叙述中抒情的艺术。3.选取生活细节如实叙写,情事融合,选用恰当的句式、人

4、称和语气词来表达感情。以致能“言有穷而情不可终”。(二)过程与方法目标:讲授法、讨论法、诵读法、启发法,并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分析解决问题。(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继承中国古代文化的优良传统,珍惜生命,关爱亲人。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词语,积淀文言语感,培养文言文的诵读与翻译能力。2.体会文章深厚、真挚的感情,把握课文边泣边诉的语言形式,体会遣词用字的妙处,品味叙述中抒情的艺术。教学难点选用恰当的句式、人称和语气词来表达感情。以致能“言有穷而情不可终”。五、教学准备:教师用书教材全解全品测评卷六、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

5、二、诵读鉴赏作者把抒情与叙事结合在一起,联系家庭、身世和生活琐事,反复抒写他对亡侄的无限哀痛之情,同时,也包含自己凄楚的宦海沉浮的人生感慨。全文以死者诉说的口吻写成,哀家族之凋落,哀自己未老先衰,哀死者之早夭,疑天理疑神明,死之数,乃至嗣之成立,极写内心的辛酸悲痛。第二段写初闻噩耗时将信将疑,不愿相信不得不信的心理,尤其哀婉动人。文章语决反复而一气贯注,最能体现在特定情景下散文的优长,具有抒情色彩。因而在艺术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成为“祭文中的千年绝调”(明代茅坤语)。(一)诵读课文第一部分(第二、三段),讨论。1.祭文之初,作者为什么要详叙幼时及

6、成年后与十二郎聚散离合的往事?明确:叙事是抒情的基础。往事历历在目,忆之深乃因情之切,于叙事中,亦可见作者真情。2.在这两段的叙述之中,你以为最动人的细节是何处?学生,倾听。诵读讨论,回答自由回答创设情境明确叙事是抒情的基础鉴赏情感五、总结作业允许自由答问。(二)诵读课文第二部分(第四至第九段),体会行文中的曲折变化。1.第二部分的核心内容是写十二郎之死。为什么文中还要回叙自己头一年给十二郎的信,以及自己身体衰病、子孙辈幼小等事?明确:这些事都与文章主旨(吊十二郎之死)密切相关,穿插其中,又形成行文的曲折。第4段写自己的未老先衰之象,意在为下文蓄

7、势,也就是用自己之将死而竟不死,反衬出十二郎之不应死而竟死的尤其可哀。“少者殁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这不合情理,故更让人难以接受。第6、7段又言己之衰、子孙之弱,不仅写出十二郎辞世后家境的凄凉,也更突现了作者因十二郎之死而生的极度悲伤、痛不欲生之情。)2.十二郎之死,已是不争的事实。为什么还要反反复复的推究死因、推测死期(第8.9段),甚至对死讯本身,也疑其非真而梦?反复诵读第5段,体会“邪”“乎”“也”“矣”等虚词在传情达意中的作用。明确:诵读讨论,回答讨论,回答反衬出十二郎之不应死而竟死的尤其可哀。突现了作者因十二郎之死而生的极度悲伤、痛

8、不欲生之情。反映对十二郎忆念之深明确虚词用法三、艺术鉴赏推究死因、推测死期、疑死讯非真而梦,均反映对十二郎忆念之深。第5段中,写自己惊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