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的赏析与作文训练

古诗词的赏析与作文训练

ID:38013482

大小:3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23

古诗词的赏析与作文训练_第1页
古诗词的赏析与作文训练_第2页
古诗词的赏析与作文训练_第3页
古诗词的赏析与作文训练_第4页
古诗词的赏析与作文训练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诗词的赏析与作文训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古诗词的赏析与作文训练市十一小学曹鑑江内容摘要:古代诗词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五千年文明史的长河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经久不衰的诗词名篇,这些优秀的古代诗词,集中反映了诗人的思维方式与审美情趣,是我国民族语言运用的典范。小学阶段又是儿童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因此,要有效的,有目的的指导学生学习赏析古代诗词。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学会按类别让学生寻找古诗词、了解古诗词的精妙之处,使学生们在赏析中,不仅领略祖国语言的优美、生动、丰富多彩,同时还能激发起他们写作的热情,使她们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掌握观察和思考的方法,从而全面

2、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关键词:赏析、训练校本课程是根据学校自身的办学理念,开发的基础教育三级课程。这些课程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校本课程开发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得到充分、自由、全面的发展。班主任又是承担校本课程的开发者,无疑给班主任带了许多机遇和挑战。我校本着让学生充分提高文化底蕴,引领学生在诗海中畅游为宗旨,开设了古诗文赏析等校本课程。经过几年的古诗文校本课程的教学,我发现现在的学生都是在流行文化的影响下长大的,电视电脑凭借它们难以抵挡的诱惑力,吸引了学生的注意,使他们读书时间大大减少,以往的传统的古诗文教学

3、,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只停留在死记硬背的层面上,再加上现在的学生,一提作文就头疼,要么举笔难下,要么下笔千言,空洞无物。为了改观上述现象,我充分利用每星期五校本课程的教学,对学生进行了古诗词的赏析与作文训练。一、让学生学会按类别寻找古诗词我国的古词作品,凝结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孔子的博大、孟子的精深、老子的通透、庄子的肖遥、屈原的深情、李白的飘逸、杜甫的沉郁、王维的恬淡、苏轼的豁达……这一切对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成长与自我建构,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我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通过作业的

4、方式,让学生在茫茫的诗海中,学会按类别寻找古诗词,并熟读成诵,做初步的知识积累。我将各类不同题材诗词的主题和风格,归纳如下供学生参考。边塞诗:①精忠报国,②渴望安定,③思念故乡;山水田原诗:①热情赞颂,②闲适安逸,③超脱避世;咏史诗:①仰慕先贤,②借古讽今,③抒发怀才不遇之情;写景咏物诗:①、托物寓理、②托物言志。每到星期五的校本课程,古诗文学习时,我要求学生轮流讲解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讲解内容包括:析题、作者简介、相关背景介绍、语句讲解,对于诗词所蕴含的思想内容的分析等。课余时间的积累,课堂上的交流,初步引发起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此

5、时教师的点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我挑选一些有代表性的诗词,帮助学生在赏析中,了解古诗词的精妙之处。二、帮助学生在赏析中了解古诗词的精妙之处一首诗,一首词,常常是作者客观对象的情感信息激发起作者的情感功能的产物。作者希望自己的情感,能通过作品传达给读者,以唤起读者相同的情感体验。古诗词中的意境大多包括情和景两种因素,其中,情是主要的,景则是手段,写景是为了抒情,景离开了情就失去了生命;而情又要通过一定的景来表现。而情和景的结合,大致有两种方法:一是借景抒怀,直抒胸臆。例如王昌龄的《从军行》,这是一首气魄宏伟的边塞诗,既描写了边塞风光,又

6、反映了战争的艰苦和守边将士的英勇顽强。“长云”、“雪山”、“孤城”等景色,描绘边塞艰苦悲凉的环境,并借以反衬将土的意志坚定。诗人借景抒发了对将士们的深切同情之情。二是寓情于景,让人心领神会。“千里江陵一日还”与“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朝发白帝城》),表达李白遇赦途中的轻快心情,诗人借日行千里之景,表达了自已的感情。古诗词赏析过程中,我还提醒学生们注意,世上的景物,丰富多彩、千变万化,世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人,也没有绝对相同的风景。不同的作者,即使面对相似的景物,所表达的情绪也往往不同。例如:同样是写“秋”,在杜甫笔下是“风急天高猿啸哀

7、”是“万里悲秋常作客”是“艰难苦恨繁霜鬓”,一派肃杀、凄凉的景象。秋景使人“愁”。了解杜甫的生平就会明白,这样的诗,表现了他忧国伤时的情绪。而在刘禹锡笔下,秋景却有了新的意味:“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人不仅借诗唱出了昂扬的励志高歌,还使读者宛如亲见秋高气爽的美景。三、赏析与作文融为一休学生在赏析中有了充分的感受之后,就要引导学生动笔进行练习(一)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利用状形、绘色、象声的词,突出文学形象。平时我常叮嘱学生要细致地观察,仔细地体味,做生活的有心人。要见微而知著,从表面上微不足

8、道的或人们熟视无睹的现象中,发现写作的素材。观察时,要深入体验,反复揣摩,把自己置身于生活中,全身心地投入,唯有这样,才能写出洋溢真情实感的好文章。(二)引导学生把握修辞方法,借助联想来积累作文材料,拓展作文思路,丰富作文语言。诗词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