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长春版)

《曹刿论战》(长春版)

ID:38020279

大小:45.5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3

《曹刿论战》(长春版)_第1页
《曹刿论战》(长春版)_第2页
《曹刿论战》(长春版)_第3页
《曹刿论战》(长春版)_第4页
资源描述:

《《曹刿论战》(长春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长春教育出版社九年级(上册)畅言教育《曹刿论战》同步练习编写:黟县碧阳初级中学舒晓燕◆基础知识达标一、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①又何间焉()②肉食者鄙()③牺牲玉帛()④下视其辙()⑤登轼而望()⑥望其旗靡()二、在括号中解释加点词的意思。①齐师伐我()②又何间焉()③肉食者鄙()④牺牲玉制()⑤小信未孚()⑥大小之狱()⑦可以一战()⑧齐师败绩()三、用变双音词的办法解释下面的词。①伐()②将()③请()④谋()⑤惠()⑥必()四、对下面各题进行最佳选择。1.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小惠未彳扁”的“彳扁”同“遍”。B.“神弗福也”的“福”是动词。C.“公与之乘”的“之”指代曹刿。D.“齐人

2、三鼓”的“三鼓”指击鼓进军。2.解说正确的一项是()用心用情服务教育长春教育出版社九年级(上册)畅言教育A.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此句应读出“反对”的语气。 B.小惠未彳扁,民弗从也——此句应读出“肯定”的语气。C.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此句应读出“抒情”的语气。D.夫大国,难测也,惧伏焉——此句应读出“感叹”的语气。◆课后能力提升比较阅读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彳扁,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

3、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乙: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为之,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甲文在写法上主要运用了描写。乙文运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是            。2.这两段文字所表现的思想相同的一项是()A.国家兴亡,匹夫有责B.吃苦在前,享受在后C.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D.实行仁政,取信于民3.下面句子在语序上跟现代汉语习惯一致的一项是()A.何以战? B.

4、虽不能察,必以情。C.可以一战。D.微斯人,吾谁与归?4.甲文中最能表现曹刿“取信于民”战略思想的一句是。乙文中最能体现作者志向和全文中心的句子是               。5.乙文中文末划曲线句子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是()A.找不到志同道合的伙伴而无限惆怅的情绪。B.对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的感慨。C.学习“古仁人”崇高思想的决心和抱负。D.勉励人们以“古仁人”为榜样。6.乙文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句承前省略的主语是;甲文中“可以一战”的“以”后省略的内容是“                       ”。用心用情服务教育长春教育出版社九年级(上册)畅言教育7.甲文中鲁庄公第一次

5、回答“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这里的“人”指的是;乙文中“或异二者之为”的“二者”指的是                   。8.翻译句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用心用情服务教育长春教育出版社九年级(上册)畅言教育参考答案基础知识达标一、1.jiàn2.bǐ3.bó4.zhé5.shì6.mǐ二、①军队②参与③鄙陋,文中指目光短浅④指猪、牛羊等⑤为人所信服⑥案件⑦可以凭借⑧大败三、①征伐②将要③请求④谋划⑤恩惠⑥必定四、1.D2.A课后能力提升1.语言议论2.A3.B4.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5.B6.古仁人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7.官吏和贵

6、族上文中一悲一喜的人8.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或喜或悲用心用情服务教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