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碳微电解填料

铁碳微电解填料

ID:38025524

大小:31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5-21

铁碳微电解填料_第1页
铁碳微电解填料_第2页
铁碳微电解填料_第3页
铁碳微电解填料_第4页
资源描述:

《铁碳微电解填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技术背景】有机废水特别是高盐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一直是国内众多环保工作者及管理部门关注的难题。随着我国化学工业的快速发展,各种新型的化工产品被应用到各行各业,特别是医药、化工、电镀、印染等重污染工业中,在提高产品质量、品质的同时也带了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主要表现在:废水中有机污染物浓度高、结构稳定、生化性差,常规工艺难以实现达标排放,且处理成本高,给企业节能减排带来极大的压力。电化学反应(催化微电解)处理技术是目前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一种理想工艺。它是利用我公司生产的LAT系列规整型高效多元催化电化学氧化填料及酸

2、套处理设备形成反应系统对废水进行处理。系统通水后电化学氧化填料自身产生的0.9----1.7V电位差,在设备内会形成无数的原电池,原电池以废水做电解质,通过阴阳极的放电形成对废水的电化学处理,进而达到对废水中有机物进行电化学降解的目的。在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新生态[H]、Fe2+等还能与废水中的许多组分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比如能破坏有色废水中的有色物质的发色基团或助色基团,甚至断链,达到降解脱色的作用;生成的Fe2+进一步氧化成Fe3+,它们的水合物具有较强的吸附--絮凝活性,特别是在加碱调pH值后生成氢氧化亚铁和氢氧化铁胶

3、体絮凝剂,它们的絮凝能力远远高于一般药剂水解得到的氢氧化铁胶体,能大量吸附水中分散的微小颗粒,金属粒子及有机大分子。本系统工作原理基于电化学、氧化--还原、物理吸附以及絮凝沉淀的共同作用对废水进行处理,该法具有适用范围广、处理效果好、成本低廉、操作维护方便,不需消耗电力资源等优点。用于难降解、高有机物浓度、高含盐量的废水不但能大幅度地降低COD和色度、使苯类开环断链,而且可大大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新型铁碳微电解填料是针对当前有机废水难降解难生化的特点而研发的一种多元催化氧化填料。它由多元金属合金融合催化剂并采用高温微孔

4、活化技术生产而成,属新型投加式无板结微电解填料。作用于废水,可高效去除COD、降低色度、提高可生化性,处理效果稳定持久,同时可避免运行过程中的填料钝化、板结等现象。本填料是微电解反应持续作用的重要保证,为当前化工废水的处理带来了新的生机。 【产品关键创新点】(1)由多元金属熔合多种催化剂通过高温熔炼形成一体化合金,保证“原电池”效应持续高效。不会像物理混合那样出现阴阳极分离,影响原电池反应。(2) 架构式微孔结构形式,提供了极大的比表面积和均匀的水气流通道,对废水处理提供了更大的电流密度和更好的催化反应效果。(3) 活

5、性强,比重轻,不钝化、不板结,反应速率快,长期运行稳定有效。(4) 针对不同废水调整不同比例的催化成份,提高了反应效率,扩大了对废水处理的应用范围。(5) 在反应过程中填料所含活性铁做为阳极不断提供电子并溶解进入水中,阴极碳则以极小颗粒的形式随水流出。当使用一定周期后,可通过直接投加的方式实现填料的补充,及时恢复系统的稳定,还极大地减少了工人的操作强度。(6) 填料对废水的处理集氧化、还原、电沉积、絮凝、吸附、架桥、卷扫及共沉淀等多功能于一体。(7) 处理成本低,在大幅度去除有机污染物的同时,可极大地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

6、。(8) 配套设施可根据规模和用户要求实现构筑物式和设备化,满足多种需求。(9) 规格:1cm*3cm(填料形式多样,有颗粒球形、多孔柱形及其他,大小可定制)。(10) 技术参数:比重:1.0吨/立方米,比表面积:1.2平方米/克,空隙率:65%,物理强度:≧600KG/CM2.【适用范围】主要适用于:染料废水、焦化废水、医药废水、农药废水、树脂废水、助剂废水、橡胶废水、制革废水、电镀废水、造纸废水、淀粉废水、化工废水、垃圾渗滤液等工业废水。⑴.染料、化工、制药废水;焦化、石油废水;------上述废水处理水后的BOD

7、/COD值大幅度提高。⑵.印染废水;皮革废水;造纸废水、木材加工废水;------对脱色有很好的应用,同时对COD与氨氮有效去除。⑶.电镀废水;印刷废水;采矿废水;其他含有重金属的废水;------可以从上述废水中去除重金属。⑷.有机磷农业废水;有机氯农业废水;------大大提高上述废水的可生化性,且可除磷,除硫化物【微电解填料试验流程】针对不同废水,为确定最佳或最经济的处理工艺可做试验来确定,试验分静态及动态两种。1、静态微电解试验:所需器材:1L烧杯、曝气装置、微电解填料、酸、碱、检测仪器;将需进行处理的废水调节

8、PH值至2-4(可分别试验);在1L烧杯中加入大约1L填料,烧杯底部放置一曝气头以做曝气装置;将废水倒入烧杯中刚好没过填料,打开曝气机进行曝气;气水比建议控制在3:1以内(注:水面表现沸腾即可);时间的调整:该试验可分别在30分钟、60分钟、90分钟、120分钟等几个时间段进行试验;反应结束后,把废水倒入另一容器中,用氢氧化钠或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