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8025833
大小:151.47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5-03
《《五柳先生传》(河大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河北大学出版社九年级(上册)畅言教育《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五柳先生传》是作者托言为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为自传。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向人们展示了他不求名利,甘于贫困,期望以诗、酒自乐的情怀。学习本文,首先要理解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由于本文是文言文,所以引导学生疏通文意,掌握文中重点实虚词的意义也成为本文的学习目标之一。在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同时还要训练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领悟陶渊明的情感。◆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透过作品初步了解人物
2、自传的特点。2.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章内容。3.通过诵读,理解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过程与方法目标】1.借助工具书,课文注释,感知文意。2.反复诵读,了解人物形象,把握其性格志趣及精神风貌。3.指导学生课外收集陶渊明相关资料,培养探究习惯。用心用情服务教育河北大学出版社九年级(上册)畅言教育【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习作者“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的优秀品质,培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字词;2.了解人物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体会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教学难点】理解五柳先生的“好读书,不求甚
3、解”。◆课前准备◆1.学生预习课文,解决字词问题。2.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作者导入背诵《饮酒》导入二、作者及背景介绍1.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著名的隐士。东晋末年,社会黑暗,风气污浊,很多人不择手段追名逐利,社会上充满着虚伪与欺诈。陶渊明做过几任小官,因对官场不满,辞去官职,归隐田园,过着俭朴的生活。其诗多歌颂优美的自然景色和淳朴的农村生活。代表作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等。2.传记,是介绍人物生平经历的文章,一般介绍人物的姓名、籍贯
4、、年龄、性格、爱好等,虽记述的是一个人的生平,但并不等于把一个人的一生的全部经历,事无巨细的写进文章,而是记述一些重要的事件,同时显示出个人的品格特点。二、初读感知1.听范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节奏。(1)嗜(shì)酒辄(zhé)尽吝(lìn)情短褐(hè)箪(dān)食汲汲(jí)俦(chóu)觞(shāng)用心用情服务教育河北大学出版社九年级(上册)畅言教育(2)生诵读,要读出语气、重音,特别强调读出层次.课文节奏划分: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
5、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2.分组交流,释疑译文以四人为一小组,按“读文──释词──译句”步骤释疑解难。(让学生在交流中把握文意,培养学生
6、积极思考,合作探究的意识)3.教师强调重点字词、句子翻译。4.学生翻译课文。三、重点研讨1.“五柳先生”之号是如何得来的?明确:“五柳先生”之号得来的原因是其宅边有五棵柳树,而人们又不知他是什么地方人,姓甚名谁也不知道,因此便只称“五柳先生”。作者说不知他是谁,其实正暗示指作者本人。晋代是很讲究门第的,先生的所作所为与当时的世风显然是背道而驰的,表现了他卓而不群、不随世俗的品性。2.文章介绍了五柳先生哪些方面的情况?思想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生活状况环堵萧然,不蔽风雨,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人生志趣好读书;性嗜酒;著文章3.
7、从陶渊明的三大志趣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明确:一是读书。“好读书,不求甚解”,展现了一个在读书中得到精神愉悦的五柳先生;二是饮酒。“性嗜酒,……期在必醉”,展示了一个率真放达的五柳先生;三是著文章。“常著文章自娱”“忘怀得失”,描述了一个自得其乐,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4.本文在行文中除了对陶渊明做了一般性的介绍外,还有赞文,那么,何为“赞”?赞语中的话和“传”中的语句有什么关系?明确:(读书下注释)历史传记中常用"赞"来表达作者对所记人物的评论,本文是仿照史传体写的,“赞曰”是作者叙述完了五柳先生的生平事迹后对他的评论。赞
8、是在传文后对五柳先生的评论。用心用情服务教育河北大学出版社九年级(上册)畅言教育赞语的实质是两句话:“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这正好与前面写到的“不慕荣利”相照应,突出了五柳先生最大的特点和优点。传赞一体,互为补充,使人物个性更为鲜明。 四、难点探究1.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